無論是殺死鄒老,還是此時與他們的對話,核心都離不開借糧之事。
但借糧,真的需要以屠殺所有人為代價嗎?
就這樣,麵對要麼冒險一試可能活命,要麼給糧的兩難選擇。
那些已經被嚇得半死的鄉紳大戶又一次陷入了猶豫。
戴星海的眼神不禁沉了下去,氣氛正緊繃之時,變故突生。
鄒府中,一隊官兵猛然衝出。
他們抵達府門,隨即高聲宣告:“鄒府搜出糧食8900石。”
聲音剛落,
遠處街道上,另一支官兵隊伍快步奔向鄒府。
臨近府邸,一位官兵大聲喊道:“劉家捐獻糧食5703石。”
此後,源源不斷的官兵從四麵八方彙聚到鄒府門外,
“張家捐贈3306石。”
“葉家獻出7609石。”
“……”
“……”
官兵們逐一來到鄒府門前,大聲報出每一戶的捐糧數目,精準至個位。
隨著捐贈名單的一一揭曉,原本還在猶豫的鄉紳大戶中,不少人驚得癱倒在地。
這根本不是借糧。
更不是普通的捐糧。
分明是搶奪糧食。
愁眉苦臉帶兵進城借糧的縣丞,主簿,典吏三人,此刻卻是滿麵春風,手持賬冊趕至鄒府前,內心的歡喜溢於言表。
“大人,我們縣的百姓糧食問題解決了。”
戴星海輕輕頷首,望著眼前這些眼神已失去光澤的鄉紳大戶,輕哼一聲。
如今,他以鄒老首級,接受了眾人的糧食。
他們就變成了他的盟友,與他同舟共濟。
戴星海輕笑道:“各位,請起吧,今天能得到諸位的助力,本官銘記在心。”
說罷,他又轉向縣丞指示:“既然各位善人都已捐糧,相關賬目應當儘快交還給各戶。”
縣丞一愣,反複觀察上司的臉色跟神情,最終抓住了指令的關鍵。
是儘快,而非即刻。
這意味著他需要複印一份賬目留底,以備不時之需。
縣丞連忙頷首答應:“屬下遵命。”
……
“太孫,這裡就是蘭考縣下遊堤壩決堤之處。前方那片水域,曾經是蘭考縣西堤灣。”
在滾滾黃河岸邊,一支隊伍由南向北行進,停在一處巨大決口前。
潘開朗指著決口,對照著眼前地形,神色嚴肅地說著。
潘開朗望向西北,又望向朱允熥。
他接著道:“太孫,此地西北方向50裡是蘭考縣城。東南方向70裡為歸德府寧陵縣,再往東南120裡,則是歸德府城商丘。”
自徐州府事件後,朱允熥安排好後續事宜,便帶領朝廷隨員和糧草繼續趕往開封府。
立於黃河大堤之上,望著眼前的決口,朱允熥麵色凝重,眉頭緊鎖。
據緊急奏報所述,這次決堤皆因蘭考縣某個狗官的惡意炸毀。
正是這決堤,使得六個州府的災情愈發嚴重。
朱允熥擰眉問道:“親眼目睹了河道與決口,你有何見解?”
潘開朗回望隨行官員,然後轉向朱允熥。
“蘭考縣完全沒有對河流進行有效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