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 我很期待你怎麼治理開封府(2 / 2)

朱允熥一時無語,凝視著這位為官近十載,卻始終固守原位的硬骨頭,忽而笑道:“不通官場無妨,知道如何為民辦事,足矣。”

言罷,朱允熥揮手示意溫旗煮茶。

同時向戴星海招手道:“坐,本宮這兒無須遵守那些繁文縟節。”

戴星海微微仰首,低聲回應:“謝太孫。”

朱允熥輕輕擺手,任由戴星海堅守內心那份禮數。

直至戴星海謹慎落座半邊。

“開封府中,因你未經朝廷批準,便處置了陳鄒家人,很多人為此寫奏折,既送至本宮處,也有送往應天的。”

戴星海聞言,雙腿微繃,那半懸凳上的身軀略顯僵硬:“是臣有違律法。”

朱允熥擺手壓低聲音:“非常時期,當行峻法。大明雖非亂世,然六府遭災,人心浮動,借一不法之徒的人頭以安民心,何錯之有?”

言至此,朱允熥目光深邃地看向戴星海,輕聲道:“說來,本宮今日初至蘭考,亦學你行事,斬了儲學海之首,示眾以安民心。”

戴星海欲再起身,卻被朱允熥笑止:“不必如此拘束,好好坐著便是。從陳留走到蘭考,你不累麼?”

戴星海微笑道:“臣年輕時,常奔波於鄉野求學,故而腿腳還算強健。太孫監國,奉旨西巡,手持天子令,黜免庸官,安撫民心,實乃仁政。”

一番交流後。

溫旗為二人各斟一杯香氣四溢的茶水。

朱允熥收起閒談之心,深知公事公辦方為上策,遂問:“陳留縣現況如何?”

聽此問,戴星海暗鬆一口氣,城外之言隻為安撫下屬,麵對太孫,哪有不怕之理。

話題轉入正軌,戴星海不自覺挺直腰板答道:“啟稟太孫,陳留縣當前有5000羽林衛駐紮,全力救災疏通,成效顯著。”

“縣內士紳共捐糧83000多石,除本縣所需,可於朝廷賑糧到達前,先向周邊縣民提供5萬石糧食。”

說話間,戴星海心無傲氣,反添幾分慚愧。

全縣災情當前,官倉餘糧難以支撐百姓幾餐之需。

而那些大戶私藏的糧食,不僅足以填飽全縣人的肚子,尚有餘力援手鄰縣。

朱允熥的神色同樣凝重。

他跟戴星海交換了眼神,嘴角勾起一抹冷笑:“這就是我大明士紳啊。”

戴星海壓低聲音:“事實上,太孫……秦王近年來在浙江,河南等地推廣攤丁入畝,政績顯著,民眾對朝廷的向心力已勝過往昔。”

“更早些時候的驛站改革,更是讓百姓間的通信變得前所未有的便捷。朝廷連年為民生奔波,百姓的食物也日漸豐盛。”

“但政策見效需時日,數十年乃至數百年方顯真章。而眼下的……已是相當不易了……”

朱允熥輕輕擺手:“政績自然非朝夕可成,但這次六府受災,真的與朝廷施政無關嗎?”

朱允熥不動聲色地將話題引向彆處。

戴星海眼神微閃,苦笑中帶著無奈地擺了擺手。

朱允熥歎道:“朝廷無法事無巨細掌控地方動態,故此構建了層層監督體係。三法司以律法警戒奸惡,而錦衣衛則如懸於官員頭頂的利劍。”

“即便如此,蘭考堤壩依舊失守了。”

此刻,戴星海無言以對。

他暗自思量,若與儲學海互換位置,他守黃河大堤,儲學海遠離水患,也許今年的悲劇就不會上演。

“本宮意欲讓你執掌開封府。”

朱允熥的話,讓戴星海心頭一震。

戴星海呆愣片刻,抬頭望著朱允熥。

自己僅是設想換個職位,太孫卻已在考慮讓他管轄開封府。

見戴星海一臉驚詫,朱允熥爽朗大笑:“耐心等待,你做了8年陳留縣硬脖子縣令,本宮很期待看到你何時能成為硬脖知府。”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