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湖莊周圍的鄉親們,怎可能置身事外。
然而,朱允熥又發了話,河堤一天不築固,各家就得守在堤上。
這麼一來,倒也算是一種懲戒了。
這時,朱高熾站出來解釋道。
“太孫的意思是,罰你們每戶出一個勞力,上堤壩乾活,直到堤壩修結實了可回家,算是對你等的懲罰。”
原先心裡七上八下的鄉親們,這下子算是徹底踏實了。
畢竟,隻要不用掉腦袋,發配邊疆,也不用挨板子。
無非就是在堤上出點力氣,這哪兒還算懲罰?
大家的心穩住了。
沒過多久,人群裡傳來一個輕微聲音。
“請問太孫,我們去乾活,有工錢嗎?”
話音剛落,旁邊就有人笑了起來,接著笑聲像波浪一樣傳開。
朱允熥並不阻止,人們的膽子漸漸大了。
“太孫,朝廷要是給工錢,我們全家老小都樂意去堤上出力,堤壩不完,我們絕不下來。”
“對頭,隻要有錢,我們這輩子就專修堤壩了。”
“……”
朱允熥也被逗樂了。
這就是中原百姓的特點之一,既機靈又肯乾。
朱允熥擺擺手,故意板起臉孔說:“朝廷資金有限,你們進行勞動改造,不應期望從中獲利。”
靠前的百姓連忙縮了縮脖子。
“那,稍微給點也行啊……”
“總得管飽吧……”
朱允熥提高聲音:“朝廷的錢得用來買修堤的磚石沙土木材。工錢定是不會太多,具體多少會貼公告。但飯是管夠的,要是誰餓著了,直接找河道官員。”
“他們敢不理你們,就去找沿河的錦衣衛替你們主持公道。”
飯管夠。
百姓們可精明了,立刻一片歡呼。
朱高熾見火候差不多了,走上前幾步,麵對著眾人。
“今晚的事,朝廷跟太孫都看得清清楚楚,誰的錯,心裡也有數。不過,你們今晚也有不對的地方。太孫寬恕了你們,是天大的恩惠。”
“你們趕緊去找錦衣衛登記,報上具體信息,就回家歇著吧。”
朱高熾沒解釋原因,百姓們也沒有異議。
朱允熥不僅沒追究他們的責任,還給了他們工作機會,能賺些錢,最關鍵的是能吃飽飯。
正如朱高熾所言,這是恩賜。
為了避免朱允熥跟朝廷事後忘記承諾,不讓大夥去河邊工作。
朱高熾話音剛落,百姓們就爭先恐後地湧向那些手持空白名冊的錦衣衛跟前。
每個人都急著把自家人的名字早些報與錦衣衛知道。
朱允熥轉過身,望向一旁已不再多話的朱高熾。
“明白了沒?”
朱高熾微微頷首,隨即腦袋又晃成了撥浪鼓。
朱允熥淡淡一笑:“咱大明百姓心眼兒實誠,要的不多,可偏偏就有人連這麼點願望都給不了。”
說完,他雙手插兜,大步流星往外邁。
朱高熾撇撇嘴,瞅了眼那群恨不得立刻飛到大堤上賣力的鄉親們,輕歎一聲,也轉身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