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此刻堂上站著六部尚書,亦能由朱允熥直接任免調遣。
難道皇上糊塗了嗎?
戴星海,石元駒等跪在地上接旨的官員,內心不由得泛起層層疑雲,但想到京城中還有太子坐鎮,這份旨意顯然不可能是奸人偽造。
旨意明明白白,宣讀之人是宮內司禮監的大總管。
護送隊伍則是禦林軍親自擔當,程序無懈可擊。
前所未有的局麵。
人群開始陷入恍惚之中。
朱允熥則抬頭,望著趙弘盛。
趙弘盛臉上已掛滿笑意,輕步靠近朱允熥身側:“太孫,此舉足見皇上深恩厚望,肝膽相照,將國家重任交付於您。”
朱允熥眼神閃爍,高舉聖旨,“孫兒在河南治政,願皇爺爺身體安康。”
趙弘盛側身,抬頭微笑,“皇上龍體康健。”
代表天子傳完話,趙弘盛轉身。
隨後,隨行的小太監捧著一隻裹著明黃色綢緞的紅漆木盒走上前來。
趙弘盛開啟木盒,雙手從中取出一方玉璽。
他謹慎地捧著這方象征權威的玉璽,輕輕放至朱允熥手中。
趙弘盛壓低聲音:“太孫,老奴離京前,皇上囑咐老奴帶句話給您。”
朱允熥手指輕撫過玉璽底部,神色微動,點頭道:“請說。”
趙弘盛說:“皇上說,世間萬物,不如孫兒重。”
言畢,趙弘盛挺直腰板
,望向滿堂低頭的官員,“老奴在此恭祝太孫。”
朱允熥手捧聖旨與玉璽,恭敬道。
“微臣,叩謝天恩。”
趙弘盛連忙趨前,雙手恭敬伸出,扶起朱允熥。
在一旁,朱尚炳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臉頰泛起了紅暈。
待到朱允熥站穩身形。
朱尚炳立刻高聲歡呼。
“臣等恭喜太孫。”
朱高熾眼眸微轉,視線掃過身旁的戴星海,石元駒等人。
“臣等恭喜太孫。”
此時,一股豪情在心中油然而生。
朱允熥目光掠過趙弘盛,問道:“趙公公是否願歇息一日,明早再回京複命?”
趙弘盛見堂上官員眾多,心領神會,今日太孫定是在籌劃河南道的事務。
讓他休息,想必是為了讓他徹底明白太孫在河南道的布局,以便歸京時能詳儘彙報給皇上。
趙弘盛心念一定,躬身應諾,緩緩退至一旁,仿佛成了太孫的貼身隨從。
朱允熥手持聖旨與玉璽,穿越人群,再次步入公堂。
聖旨被安置在案幾上上,他手握玉璽,端坐其下,輕輕翻動手掌,展示玉璽底麵。
如咱親臨,太孫之印。
古樸的隸書鐫刻於玉石上,鑄成權力象征。
將玉璽置於木盤,手輕輕覆蓋其上。
朱允熥輕咳一聲,目光掃過重聚公堂的官員們。
“特命陳留縣令戴星海,擔任河南道布政使司左布政。”
“特命戶部主事石元駒,出任河南道按察使司按察使。”
“特命工部潘開朗,擔綱黃河水務總督,全權負責黃河治理事宜。”
“河南道布政使司與按察使司,聯合商議,推舉河南道各官署空缺人員名單,呈報並加封禦璽。”
朱允熥的聲音在公堂內平和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