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秉持的仁愛儒學之心,在此刻動搖。
孔公鑒奮力按捺內心的憤怒,力求不讓孔府繼承人的尊嚴,在這些粗鄙武夫麵前有所失態。
“還望代為轉告將軍,孔府心懷感激。將來家父衍聖公進京朝見天子時,定將廣頌將軍仁義之名。”
明朝雖廢丞相,但衍聖公之位猶存,象征著儒家的至高無上。
對於這些軍人而言,孔公鑒的話如同天書,難以理解。
那些常駐邊疆,與敵人短兵相接的傳令兵,更是毫不掩飾地打量著孔公鑒,眼中逐漸浮現出不屑。
這樣手無縛雞之力,隻知道捧書誦讀的書生,殺他們簡直輕而易舉。
“話我會傳達,各位放心。”
士兵們撂下一句。
騎在馬上的官軍掉轉馬頭,戰馬的鐵蹄踢起一路沙塵,隨著鞭子輕輕一甩,孔公鑒與眾孔府子弟眼前頓時黃沙漫天。
孔公希早已怒火中燒,望著遠去的官軍背影,扯著衣襟痛罵:“區區走卒,竟敢在孔府如此囂張,誰給他們的膽子。”
怒意在每個人心頭縈繞,久久難以平息。
更令孔公鑒帶領的孔府子孫憤怒的是,接下來發生的一幕。
那些剛到的官軍,下馬後竟取出鏟子,鎬頭,有人以孔府圍牆為起點,丈量出整整三公裡的距離,緊接著,手中的工具狠狠砸向地麵。
砰!
孔府外的地麵堅硬,工具落地的聲音沉悶而刺耳,鑽進孔公鑒等人耳中,格外讓人煩躁。
“他們究竟想乾什麼?”
“難不成覺得這樣就能挖垮我們孔府的牆?”
幾個孔府年輕子弟圍著孔公鑒,喋喋不休地譴責官軍的無禮與囂張。
可官軍對此視若無睹,軍令如山。
軍令要求他們圍繞孔府挖掘深溝,伐木建哨塔,甚至布置陷阱。
軍事行動緊鑼密鼓,無人顧及孔府內人們的感受。
當士兵們放下武器,拿起工具,孔府外瞬間成了龐大的工地。
幾匹快馬從遠處的軍營疾馳而來,手持傳令小旗,在孔府周圍繞圈疾呼。
“奉將軍命,深挖壕溝,伐木備料。今日孔府須供酒肉慰勞軍士。”
持旗的騎兵在孔府外五裡處來回奔走,呼喊聲在曠野中回響。
本就因家門口被挖溝而怒氣衝天的孔家子弟,聞此令更是按捺不住,恨不得上前理論一番,他們何時答應過供給酒肉。
“兄長,他們這是當眾羞辱我孔家啊。”
孔公希滿臉漲紅,怒目圓睜,對著孔公鑒大聲控訴。
見孔公鑒沉默不語,他轉向周圍的族中兄弟。
“鑒兄,這事咱們孔家絕不可能袖手旁觀,今天丟的是咱的臉,是孔家的臉,是列祖列宗的臉。”
“兄長,我就直說吧,如果今天咱們孔家咽下了這口氣,以後隨便誰都能朝咱家門口吐唾沫。咱孔家千年的威風,怎能讓這種事情發生。”
“公鑒,話雖糙,理卻不糙,他們幾個說話衝了些,但理兒沒錯。孔家,不能受這份侮辱。”
在年輕一輩表態之後,孔公鑒年長的族內兄弟也紛紛發言。
孔公鑒麵色凝重,身為孔家接班人,他不得不重視家族意見。
但望著眼前浩蕩的軍隊,理性告訴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