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9章 個個升官,這新政果真如猛虎(1 / 2)

文臣們目光不自覺地投向對麵武將們。

誰能料到,千年前的軍功爵製度,如今竟讓滿朝文武對新政噤若寒蟬。

武將隊列最前的徐輝祖,萬萬沒想到,自己竟成了這改革浪潮中,首個因時局變化而被選入文淵閣的功臣。

武英殿大學士是何等角色?

就像文華殿大學士一樣,位高權重。

大明是沒有丞相的。

但今天,卻有個能主宰朝政的位置出現了。

從此將權傾一方?

他搖了搖腦袋,不敢多想。

在他看來,武英殿大學士更像是皇上的特彆恩賜。

在朝堂上,六部尚書依舊是最高官職。

一旦失去皇上信任,即便身處文淵閣,也不過一句話就能被逐出。

看起來,這是為了維持朝堂權力的平衡。

徐輝祖很快理清了頭緒。

隨即,他上前一步,單膝跪地。

“微臣,領命謝恩。”

魏國公領命了。

文官行列首位的石偉毅挑了挑眉,不由側目瞥向解縉跟任亨泰。

解縉似乎察覺到了學生眼神,不動聲色地轉頭,給石偉毅遞了個安撫眼神,示意他耐心等待。

任亨泰站得筆直,再次進言:“臣請求討論新政事宜。”

文官們無不睜大眼睛,全神貫注。

國家醞釀的這一場改革風暴,如同猛虎下山。

而改革的總體方向,昨日已向世人宣告。

接下來,一項項具體的改革措施將逐一展現於眾人眼前。

每一次政策變動,都可能牽動天下人的心弦。

朱允熥輕輕轉身,目光斜向朱標。

“關於新政策的各項事務,就交給文淵閣根據聖上的意旨,討論並擬定細則,呈報上來。”

“太孫之言,正合孤意。”

長久沉默的朱標,淡淡道。

一旁劉建安見此情景,立即上前宣布:“眾臣退朝。”

今日宮廷目的,就是要對新政明確立場,定基調,並安排妥當文淵閣的人事布局。

新政策諸多細節,並非一次早朝就能全部敲定。

殿內百官心知肚明,見太子跟太孫已示意散朝,即便心中還有萬千思緒,也隻能告退。

朱標父子倆則靜坐在禦案前,目送群臣逐一退出殿外。

“你今日所言,很好。”

朱允熥注視著最後一批緩緩走出大殿的大臣,朱標的聲音從背後傳來。

他反應過來,磚頭微笑:“現在朝中雖人才匱乏,十官九空,但新政推行刻不容緩。如果眼下還不能讓他們預見未來,那即便是百萬雄師環繞,也難以維係長久穩定。”

朱標目光仿佛穿透殿門,投向那些正離宮而去的官員,沉吟片刻後低聲道:“鬱新、張襄這兩人,你不想儘快處理嗎?”

朱允熥輕笑,“總要給任亨泰他們在朝中留下幾個敢於異議的聲音。眼下朝局如此,他們還能掀起多大波瀾呢?”

朱標輕輕擺手,“你說這新政對他們來說猶如猛虎,那不如就讓這些老虎留在他們身旁。新政初推,一切以穩定為重。”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