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鄭明旭這時已抬腿,在地麵上用力跺了跺,泥土紛飛,這才抬頭看向推官:“怎樣?有沒有失了官威?會不會衝撞到太孫呢?”
推官再度輕歎,無奈道:“府尊,您儘管去碼頭就是,太孫心中有數,哪會計較這些。”
推官嘴上這麼說,心頭卻五味雜陳。
今日乃朝廷東征大軍啟程之時,皇太孫將在雲平碼頭舉行祭旗點兵,為大軍壯行。
到場的必是大都督府的顯赫武將打頭陣,接著才是六部五寺的官員。
哪怕府尊身為從三品高位,到了那種場合,也難有亮眼之處。
鄭明旭頷首稱是,隨即加快步伐,向外金川門方向的雲平碼頭進發。
尚未邁出門外金川,他手一揮,指向街道兩側:“這裡不準亂扔垃圾,不準隨意停車阻路,日後要在這裡建個管理處,維持秩序。”
推官心裡那個苦啊,這位大老爺真是一時一個主意。
但誰敢當麵說個“不”字呢?
應天府上下誰不清楚,咱這位府台大老爺是文淵閣裡那位小石閣老身邊紅人。
銀子自然不能瞎折騰,畢竟跟著小石閣老從邊疆回來的同僚,個個精明強乾,油水想都彆想。
偏偏這些上司們,總有法子在最恰當的時機,找最合適的機會,給衙門裡上下老小謀點福利。
這能耐,可不是一般人有的。
推官緊跟在鄭明旭後頭,衝旁邊小文書使了個眼色,讓他把府台大人關於整治應天城牆外金川門那片街區治安的意見,一字不落全記下來。
一群人急匆匆往碼頭方向趕。
鄭明旭剛衝出城門洞,雲平碼頭豁然眼前,大得讓人都有點認不出來了。
城門外碼頭一帶,彩旗飄飄,順著江風搖曳生姿。
一艘艘跟應天城牆差不多高的大船戰艦,安靜地依偎在棧橋旁,隨著江波輕輕蕩漾。
成隊的上直親軍把碼頭區域圍得嚴嚴實實,但周圍跟高處,看熱鬨的老百姓和商人可不少,都盯著那些朝廷大員跟整裝待發的兵士。
那些被趕到上遊的船隻,也紛紛拋錨停下,船上的水手和商人們爬上桅杆,好奇地張望著。
城門下,臨時搭建的拜將壇上。
大明內閣大佬們難得齊刷刷亮相了。
他們站的位置,儘在不言中。
朱允熥立在一張供桌前,桌上陳設著虎符與寶刀。
他背後站著任亨泰與徐輝祖,隨後是解縉、石偉毅。
仿佛一串緊緊相扣的鏈條。
再往後的隊伍中,翟善,鬱新、張襄、茹瑺,皆落後四人半步。
更遠的地方,六部五寺三法司的其餘官僚們靜靜佇立。
而那些為國家立下赫赫戰功的武將們,今日並未現身拜將台。
他們無論是否參與東征,此刻皆戎裝齊整,排列於台前,展示著京師武將的威嚴與整肅。
武將之後,是一小群身著統一軍事學院練功服的武生。
環顧四周,大都督府下的精英士兵與上直親衛軍分列兩旁。
將領身披數十年征戰的甲胄,手持飽飲敵血的寶刀,全身散發著戰意。
周圍士兵眼神中燃燒著戰鬥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