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4章 太孫,豫州及鳳陽府的加急公文(1 / 2)

當他們正為即將可能引發的政壇動蕩感到憂慮時,差役們已把馬牽至官府門前。

戴星海雙眸一閃,立即上前跨上馬背。

“兩位,請跟著我去河堤那裡看看究竟怎麼回事。”

說完便用力揮舞著馬鞭。

駿馬應聲而起。

隨後,城中馬蹄聲急促作響。

……

駕。

駕。

駕。

隨著一陣陣急促馬蹄聲響徹中都鳳陽府一帶。

兩條重要的信息,分彆自北方跟南方傳遞開來。

一支隊伍正由南向北進發,另一支則反之。

“鳳陽急報。”

“豫州道急報!”

這兩隊信使幾乎同時到達了,正處於途中的一支皇家巡視團附近。

此時,朱允熥等人騎著馬走在團隊前列,邊前進邊討論各種事宜。

突然看見前方快速靠近的快馬來報時,朱允熥皺緊眉頭,心中不由得升起一絲不安。

恐怕有什麼不好的消息即將傳來。

劉遠領人把兩隊傳令兵攔截在外,轉身望向坐馬背上,眉頭緊鎖的朱允熥。

分彆從淩鎮驛跟川莊驛接收緊急公文後趕來的,正是兩地驛站的遞信士兵。

因這封公文急需要呈交至太孫所在處,各地遞信站皆派出三人三馬快速行進。

六位遞信兵身著驛站製服,腰部纏繞皮帶,上麵懸掛的小鈴鐺不時發出叮當聲,以此警示沿途行人。

每人都配備了長矛、腰刀以及一根短棍。

當發現前方錦衣衛阻擋時,六名遞信士立刻勒住韁繩停了下來。

“稟告大人,豫州道布政使司……河道總督府有急報。懇請大人通報,我等好儘快轉交此函。”

這是自南邊而來,攜帶著重要信息前往的其中一組。

“中都留守府及鳳陽縣衙門也有一份急報,還望大人代為通稟。”

另一組北向趕路的成員補充道。

朝廷已啟動全國近兩千個驛站體係的重大改革,旨在安置退役軍人並開辟新收入。

通過這一係列變革,成果顯著可見。

大明建國之初,麵臨重新建設的局麵,因此朝廷框架不僅吸納了前朝元素,如蒙古跟北宋的一些做法,同時還引入了不少創新機製。

在官道方麵,與其他曆朝相比,大明並沒有特彆設立負責運輸事務的專門部門。

相反地,這項任務交由各地方郡縣來執行,並且所有驛站都直接隸屬於應天兵部車架司控製。

這樣確實提高了效率,加快了公務文件流轉速度。

然而卻引發了一個嚴重問題。

運營這些官道站點所產生的花銷,實際上應該歸入兵部車架司之下處理,但卻錯誤地落在了當地郡縣肩上。

對於剛剛經曆過戰爭重建階段、自身財政十分緊張的地方府縣而言,這無疑是個巨大負擔。

於是乎,經過一段時間討論後達成了折中方案。

將原來需由普通民眾共同承擔的各項開支,全部轉移給官府進行統一調配。

這樣一來,不僅使得眾多退役軍人找到了安身之所,更讓整個官道係統運轉更為順暢。

朱允熥抬頭望著這些退役殘廢的老兵,內心充滿敬佩。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