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被迫妥協(1 / 2)

紅樓賈府 白天會睡覺 5237 字 2個月前

次日天剛亮,永定門的步軍營軍卒便發現了城外的異常情況,三裡外出現了一支軍隊,有數萬人之多,守將急上城樓觀望,隻見旌旗蔽日,塵土遮天,守將大驚,旗上大書‘左軍都督府’,這是駐紮在豐台大營的左軍都督府兵馬到了,永定門守將不敢耽誤,連忙讓軍卒放下閘門並給內城和皇城預警。

又過了一會兒,三萬大軍浩浩蕩蕩出現在神京城外。

永定門前,豐城侯黃宗澤身著甲胄,手握刀柄,騎在戰馬上,在他身後跟著上千名左軍都督府軍卒,“城上是何人守城,本督奉命領兵馬入城,快快打開城門,否則耽誤本督軍務,小心爾等的腦袋。”

他聲音如雷,喊叫聲傳遍了永定門內外,擱往日他這位國舅爺一露麵守城將領軍官早就圍上來行禮打招呼了,此刻卻遭遇到了冷遇,儘管如此,他依然沒有離去,仍舊叫喊著讓守軍給自己打開城門。

“豐城侯還是退回去吧!”

這時,永定門守將終於趕了回來,他站在城樓上,衝著黃宗澤大喊道:“無旨調兵進城與謀反無異,還望侯爺能夠想清楚,本將已經通知了兵部和內閣,相信要不了多久就會有消息傳來。”

他一邊說,一邊讓軍卒掀去炮衣,做著大戰的準備,永定門城牆上頓時一陣大亂,無數士卒來回奔跑,他們不是經曆戰火的精銳,僅僅是接受過基本訓練的樣子兵,沒有什麼戰力,守將看得目瞪口呆,不過也沒辦法,隻能期望兵部和內閣抓緊派人前來。

看著混亂不堪的步軍營軍卒,黃宗澤忍不住哈哈大笑,他調轉馬頭,對著身後的軍將大喊道:“你們看看,這就是天子腳下戍衛京師的兵卒,當真是笑話,你們要記住這一幕,要深以為恥!”

“嗚--”

就在這時,永定門的西南方向傳來一聲號角,緊跟著遠方又傳來了一連串的號角聲,號角聲在天地間回蕩。

不一會兒,一陣馬蹄聲從遠方傳來,隻見一隊騎兵出現在官道上,迅速奔到城門下,為首軍官揮手大喊道:“卑職是後軍都督府騎營千總官,奉都督之令前來給侯爺遞個話,希望侯爺能以大局為重,後退三裡,不要進城。”

突然出現的騎兵讓守將大驚,聽著下麵傳來的叫喊聲,頓時喜出望外,知道這是駐紮在西山大營的後軍都督府兵馬趕來了,看樣子是來阻止豐城侯率軍進城的,無論雙方誰忠誰奸,隻要後退不靠近城牆就行。

想到這裡,探出頭大喊道:“侯爺,大家都是效忠與陛下的,沒有同室操戈的道理,卑職也是敬佩您的風骨,無論您得了誰的命令,但是肯定不願意看到京城大亂,上頭有上頭的心思,但是咱們都是當兵的,沒必要摻和進去,還望您能夠想清楚。”

黃宗澤現在處於一種兩難的境地,本來他根本不想也不願意摻和進去,但是太後的旨意他又不得不尊,何況還拿出了先帝的遺旨,大漢有著極其嚴格的軍營調動製度,他這個大軍統帥也隻能臨時調動千人規模的軍卒,千人以上的軍營調動必須提前上報兵部和內閣,否則事後追究起來就是重罪,罪當論斬。…

當然,若情況緊急,他作為統帥也可以行便宜之權。

如今永定門緊閉,側翼還有後軍都督府的騎營虎視眈眈,一旦發生衝突,後果不是自己可以承受,搞不好會引起幾方大戰,這不是他願意看到的,可是又想起太後的諭令,立刻陷於一種兩難的境地。

這時,兵部右侍郎忻城伯劉慶忠任匆匆趕上城牆,抱拳道:“豐城侯一路辛苦了!”

黃宗澤一怔,對他笑道:“嗬嗬!客氣了,不知劉侍郎可是前來傳達兵部軍令?”

劉慶忠擺擺手,口氣變得嚴厲起來,“太後旨意:立刻宣左軍都督府都督、豐城侯黃宗澤入朝,在養心殿議事。”

說罷,也不等黃宗澤說話,便接著道:“豐城侯還是快請吧,太後、太妃、皇後以及貴妃娘娘還有內閣諸位大學士、六部尚書都已經到了養心殿,就等您了。”

那守將:“放下吊籃!”

“放肆!”

劉慶忠有些不滿地瞥了他一眼,道:“豐城侯是太後親侄,當朝宗親勳貴,怎能如此欺辱,不可胡說,快快打開城門!”

“可是....”

不等他再說,劉慶忠便一擺手止住了他,“豐城侯是大漢皇室宗親,肯定心向大漢,不會做出糊塗之事。”

說完,他一轉身,向城門急速而去。

..........

神京城內,各城各個坊市內仿佛死水一般沉寂,這時,一陣馬蹄聲從遠方傳來,隻見一隊騎兵出現在街道上,迅疾駛向西城。淮南王府內,淮南王劉旦背著手在房間裡來回踱步,心中充滿了沮喪和後悔,自己本是皇帝內心認可的繼承人,可是因為賈家和軍方不得已將自己貶黜為淮南王,皇帝私下許諾過自己,待掌控大局之後會冊立自己為太子,本來滿懷信心等待著這一時刻的到來,誰成想形式驟變,皇帝不明不白的病倒了,曾經也私下去找過睿親王詢問可是皇帝的謀劃,結果卻得知皇帝真的病了,說太醫猜測可能是中了蠱毒,初七深夜繡衣衛指揮使馬順已經帶著幾位太醫秘密南下

尋找解藥去了,這件事情隻有他們兩個和太妃與皇後知曉,還好這種蠱毒隻是讓人陷入昏睡之中,不會有其他危險。

昨夜他收到了東廠遞來的消息,說是太後控製了皇城準備冊立劉胥為太子,這一下他是徹底慌了神,秘密趕往睿親王府商議對策,劉恭告訴自己,不要急,太妃和皇後已經讓元妃去賈家搬救兵了,會挑起賈家和太後之間的爭鬥,到時候他會出麵支持自己,這樣妥協之下,自己問鼎太子之位的幾率就會增大很多。

他天不亮便起來了,心懷激動地期待那一刻的到來,但沒等來太後召自己進宮的旨意,卻等來了內閣首輔楊漣出城調兵的消息,另外還有乾清宮已經完全與外界隔絕了,除了有一個小黃門逃了出來報信,就連總管太監戴權都無法進出,這讓他意識到睿親王和太妃的謀劃落空了,太後和賈家,或者說軍方私下達成了協議,自己被踢出了局,此時他很後悔,不該聽信睿親王的建議,昨兒就應該趁著局勢未定之時拿著劉恭的手令調遣步軍營兵馬直接進宮掌控皇城,自己是先帝唯一成年的皇子,禁軍不會在這個時候阻止自己進入皇宮,況且那時候,太妃和皇後還沒有被限製行動。…

悔之晚矣!!

一個小太監在門口稟報道:“王爺,東廠主事黃太監來了!”

劉旦連忙道:“快,快請他進來。”

相較於睿親王劉恭,他還是更加相信這些內宮宦官,因為他們是依附皇權生存,權利全部來自皇帝的寵信,天生受到朝臣的敵視,一旦失去皇帝的恩寵下場會非常的淒慘,所以不到生死危機之時不會輕易出現反叛。

最主要就是,隆治帝曾經和他提起過黃錦,說他和乾清宮總管戴權、繡衣衛指揮使馬順一樣可靠,危難時刻可以選擇相信他。

片刻,黃錦在王府管事的引領下匆匆走進了劉旦的書房,黃錦上前兩步,跪倒在地行禮道:“老奴參見殿下。”

“黃大伴不用客氣,快快請坐!”

劉旦非常滿意黃錦的稱呼,忙上前拉起他,並親切稱呼他為大伴,親熱地請他坐了下來,又命人上了好茶,寒暄片刻,方問道:“大伴這麼急著過來,可是出了什麼要緊的事情?”

劉旦的態度讓黃錦不禁暗暗讚歎,不愧是皇帝看好的接班人,瞥了眼書房門口,湊上前小聲道:“陛下醒了。”

劉旦一震。

“不過又昏睡了過去。”

“....”

劉旦怔怔地望著他。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