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形勢突變(1 / 2)

紅樓賈府 白天會睡覺 6525 字 2個月前

元豐元年正月二十八日,清晨,天剛蒙蒙亮,昨夜飄了半夜的雪珠,寒風呼嘯,天氣非常的冷,然而依舊阻擋不了早起討生活的百姓,許多人趕到永定門排起了隊,幾名腳夫更是聚在一起聊起了昨日的事情。

經過短暫的混亂之後,神京又恢複了往日的平靜,當然,都是為了生計,否則他們也不會在如此緊張的時刻,頂著寒風來這麵找活做,掙點錢,然後買點糧食回家。

這該死的生活!

眾人吵吵嚷嚷,就在這時,永定門城門緩緩打開了,然而映入眼簾的並不是排著隊進城的車隊,而是一隊騎兵,不等反應過來,隻聽為首騎兵大聲吼道:“散開!”

一聲吼叫,嚇得一群腳夫跌跌撞撞向兩邊退去,騎兵風馳電掣般從人群中衝過,勢如奔雷,片刻便消失在視野中。

看得眾人目瞪口呆,半晌才罵罵咧咧的排起了隊,等待著城外的車隊。

皇城,吳邦佐神情凝重,匆匆走進了乾清宮,在總管太監戴權的帶領下,迅速向著大殿走去。

“陛下和娘娘還要多久才能過來?”

吳邦佐有些擔憂地問道,就在剛剛,他被兵部送來的消息驚呆了,賈琦竟然命人斬斷了神京與薊縣之間的聯絡,除了放回一隊兵部信使報信之外,前去傳旨的內閣官員被扣了下來,至於一同前往的東廠番子,聽兵部說,因為態度不好被當場砍掉了腦袋。

事情有些出乎了眾人的想象,他明白,沒有賈琦的軍令,這些人不會斬殺東廠番子的,一殺就是十餘人,他很擔心賈琦會失去理智。

戴權卻並不太擔心,他笑道:“首輔請放心,西梁王是武將出身,脾氣暴躁些也是正常,殺兩個人也許就會消氣了。”

兩人快步來到了上書房前,戴權停住了腳步,這裡他不能隨意進,吳邦佐也止住了腳步,皇帝沒來,他也不能進去。

“大漢到了危險時刻,這一關不好過,踏過去,大漢很可能迎來中興,踏不過去....嗨。”

吳邦佐歎了口氣,現在的局勢撲朔迷離,朝中局勢也是複雜之極。

“首輔,雜家認為形勢沒有那麼壞。”

“可如果西梁王不願意善罷甘休呢?”

“西梁王,不,梁王殿下一定會站在朝廷這邊,首輔不要忘記了,梁王將於下個月迎娶良鄉縣主,另外,禁軍多為京畿和山東子弟,梁王麾下的銳士營亦是如此,無論是為了大婚的喜慶還是麾下將士的軍心,隻要朝廷拿出足夠的誠意,梁王必定會接受。”

“梁王?殿下?”

吳邦佐沉吟了半晌,他隻得歎了口氣,“戴總管,你說老夫會不會成為大漢的罪人?”

戴權沉默了。

這時,吳邦佐看見大群宮內宦官簇擁著一頂鵝黃小轎從側門進了乾清宮,他知道這是賈元春來了,他連忙屏氣凝神,腦海裡盤算著該如何對賈元春說這件事情。…

片刻,大太監夏守忠出來道:“首輔,娘娘有請!”

吳邦佐整理一下衣冠,正欲踏入殿內,腳步一頓,望著準備離去的戴太監,“戴總管一起吧。”,說完便跨過門檻走了進去。

戴權怔了一下,抬頭望向大太監夏守忠,見他沒反應,便同樣整理衣冠走了進去。

上書房內,元春已經抱著元豐帝劉業坐在了禦案後的龍椅上,吳邦佐上前半步躬身施禮道:“老臣參見陛下,參見娘娘。”

“首輔不必多禮。”

元春拉著小皇帝的手輕輕一揮,又對戴權說道:“給首輔搬個椅子。”

“不可!不可!”

吳邦佐嚇得連連擺手,本就心虛,哪裡敢再逾製,對著戴權笑道:“總管拿個矮墩來即可。”

戴權望向上首,元春微微點頭。

幾個小黃門搬來了矮墩和茶幾,戴權更是親自捧了碗茶過來,吳邦佐謝了恩方坐下,這時,元春開口問道:“大清早,不知首輔有何緊要之事?”

吳邦佐沉吟一下道:“實不瞞娘娘,現在朝廷陷入了危局,如果處理不好,很可能會給大漢朝造成無可估量的損失。”

“什麼!”

元春嚇得大驚失色,連忙問道:“可是又出了什麼變故?”

昨天聽到賈琦在永定門遭到炮擊之後,元春便忐忑不安,要不是賈政一再跟她保證不會出事,她哪裡還能安心待在宮裡,她對於自己孤兒寡母的處境非常的清楚,一旦失去賈琦這個保護傘,她們娘倆將徹底成為傀儡,搞不好還會有性命之憂。

“可是西梁王出事了?”

吳邦佐歎了口氣,“娘娘放心,西梁王沒事。”

“沒事就好。”

元春大喜。

元春見吳邦佐沉默了,便又問道:“首輔有事請直說。”

吳邦佐猶豫了一下道:“內閣派往薊縣宣讀聖旨的官員以及兵部的信使被人攔住趕了回來,護送的東廠番子被直接砍了腦袋。對方自稱是接到了王爺的軍令。”

元春愕然,半晌,她結結巴巴道:“為,為什麼?”

吳邦佐苦笑一聲道:“西梁王是在怒火中燒中下的軍令,然而恰巧就攔住了朝廷的信使,這事怎麼看都與朝廷脫不了關係。”

元春臉色大變,邊上的戴權接著道:“最要命的就是,因為李閣老的提議,兵部給越國公和鎮國公下了一道軍令,要讓他們奪了濟寧侯等王爺親信部將的軍權,當然,這也是為了朝廷考慮。”

元春心亂如麻,腦海中一片空白,根本不知道自己該怎麼辦才好了,她微微歎息一聲,“我素乏捷才,且不長與心計權謀。我想知道接下來該怎麼應對,希望首輔能給本宮,不,能給陛下提供一個有益的建議。”

吳邦佐也明顯感覺到元春慌了神,無奈,隻得說道:“王爺目前正在氣頭上,估計除了賈閣老,就是宮裡的聖旨他都不會相信。可惜,如今這種情況根本不敢讓賈閣老出城,否則一旦再生事端,一切就都無法挽回了。”…

說到這,瞥了沉默不語的戴權一眼,接著道:“要說永定門前的炮擊,朝廷還能有充足的證據洗脫嫌疑,但是兵部的軍令就直接將雙方逼成了騎虎之勢,特彆是西梁王,眼下的情形,已經不是西梁王願不願意的問題,而是他要考慮退步帶來的惡果是否是可以接受的。”

一句話提醒了元春,她明白吳邦佐話中的意思,賈家有著太多的政敵了,如果此次賈琦退讓了,以後將陷入麻煩之中,特彆是一些文官集團,還有,軍方集團也有人眼紅賈家的權力,一步退步步退,那賈家可以退到哪裡去?

想到這,元春不免心憂,急聲問道:“首輔可有辦法解決?”

吳邦佐見元春被自己的話唬住了,便不慌不忙道:“娘娘,咱們大漢雖說承襲了明製,但更多像李唐,但這也是軍方一直保持著強大戰力的原因,皇室隻是最大的門閥,雖說掌握著天下的權利,但是目前最大的弱勢便是,宗室血脈凋零,陛下年紀尚少,距離獨立執政的時間太久遠了,這個時候必須有一個我們信得過的人替陛下鎮壓住其他軍方勢力,壓製住軍方,陛下的皇位才能坐穩。至於朝堂的運轉,內閣與六部會替陛下把控好。”

吳邦佐說的天花亂墜,賈元春卻沉默了,她不是傻子,自是明白他的意思,就是給賈琦討要更多的權力,隻是,作為外戚,權力太大了,也不是一件好事,畢竟可是有著太多的曆史慘案存在,不可不防。

吳邦佐見元春沉默了,便明白了她心中的擔憂,接著道:“娘娘請放心,內閣已經商議好了,等戰事結束,將廣開武舉,大力培養平民勳貴,以此來平衡軍方的勢力,慢慢侵蝕世家勳貴手中的兵權。”

“首輔,這件事情....”

“娘娘!”

這時,沉默許久的夏守忠開口了,“眼下最要緊的便是阻止可能發生的內亂,薊縣咱們不能輸,否則神京就真的成了孤城。那裡的三十萬大軍是最後可以調動的精銳了。”

站在夏守忠邊上的戴權連忙勸道:“娘娘,就算沒有這件事,作為大軍主帥的西梁王在指揮薊縣大戰之後也該晉封爵位了,首輔隻不過是將本就屬於王爺的爵位給了他而已。”

吳邦佐:“娘娘放心,梁王隻是二等王爵,影響不會很大。再說了,晉了爵位,按照規矩,梁王必須放棄手中的兵權,就是銳士營也要交出去,否則軍方幾位老大人也不會願意的。”

“這個...梁王?本宮還以為是攝政王,所以....”

吳邦佐愕然,半晌,才搖頭苦笑道:“娘娘多慮了,不說大漢沒這個規矩,就是有,無論是內閣還是軍方在陛下如此年幼的情況下,都不會同意設置攝政王一職。”

說到這,歎了口氣,直接道:“陛下年幼,這份詔書就有老臣來寫,以後有了事情也是老臣的過錯。”…

“首輔,這...”

“唉!”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