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層是粉色,衣緣上繡的是一連串的纏枝葡萄。
女子頭上戴的是一頂白色的花冠,腳上是登雲靴,活脫脫就像是從古畫上走下來的一般。
張大年介紹道:“這女子名叫謝佳韻,是那位名醫的十三代孫。”
女子身姿嫋娜,娉娉婷婷,十分動人。
她走到煉丹爐的另外一邊,將托盤放在了上去,然後掀開了上麵所蓋的白布。
裡麵也是一本書。
這本書依然是用紙書寫,但奇怪的是,過去了三千多年,書頁沒有一丁點的發黃,仍舊如同新的一樣。
出雲國人之中,便有人出言譏諷道:“張會長,我們這麼有誠意,沒想到你們炎夏國竟然用贗品來敷衍我們。”
德川家順也麵色不善地問:“張會長,據我所知,《丹經》成書之時,應該是貴國的商代,而這個朝代還沒有發明紙張,而是使用的刀筆和龜甲。你拿出這麼新的一本書,不知道是什麼意思?是欺負我們出雲國人不懂嗎?”
眾人也都露出疑惑的神情,按道理說張會長不可能做出這種事情啊。
張會長神色淡定,道:“德川先生,以你的身份應該知道,我們這顆星球上,在我們這個文明之前,還經曆過許多文明。”
德川家順一驚,道:“你的意思是?”
張會長道:“我們在發掘出這本書的時候,就對書籍紙張進行了測驗,用的是碳十四檢測法,發現這些紙張距今已經有三千多年的曆史。而且這種紙張並不是用我國古代的製紙之法所製造,而是用的許多種靈植,用一種神秘的方法煉製。這種紙不會腐爛,也不會蟲蛀,甚至都不會發黃,可以保存數萬年。”
眾人倒吸一口冷氣。
那這本書的價值可就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