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歸化胡人(1 / 2)

千戶製度,並非是蕭思摩的首創,它最早起源於金國初年。

靖康之變後,很多宋國將領投降金國。

為了安置這些降將,又不想將他們納入女真的猛安謀克體係,以免影響女真本身的戰鬥力。

於是女真人便是仿照猛安謀克製度,創造出了千戶製度。

本質上猛安謀克製度差不多,可以看作是另一套班子,換一個說法罷了。

就像是滿清創建了漢八旗一個性質。

但千戶製度的出現,確實極大的穩固了金國對宋國降軍的統治管理。

剔除了原本宋軍中的冗雜軍官,簡化了行政管理,增強了軍隊的戰鬥力。

也成為了金國百萬大軍力壓周邊強國的關鍵。

蕭思摩便是借鑒了金國的千戶製度,準備在北疆搞一套適合自己的千戶製度。

“隻是這樣一搞,原有的堡寨結構肯定會受到影響。”趙鐵柱微微皺眉的樣子說道。

考慮的還是這次改革對自身的影響如何。

“一百戶牧民單獨劃分成一個百戶,那堡中比一百戶多出來的人呢?”秦開山說道。

這豈不是要將他們堡寨的實力,給分化掉一部分?

“多出來十戶、二十戶的,契丹人恐怕也不會如何,但是如果更多的話,恐怕就要被強製分離出來了。”李驍搖頭說道。

這樣的改變,其實對小規模的堡寨更有利。

人數越多的堡寨,反而會被拆分的七零八落。

堡主的地位和實力,將會一落千丈。

就像是河西堡,最初有兩百多戶,而在吸納了三河堡和侯寨的人之後,如今已經有將近四百戶了。

李驍準備隱藏一些戶數,但至少也會被分為三個百戶。

如果李驍沒有成為這個千戶的話,頂多隻會成為其中的一個百戶,權力相比於之前,一下子縮水了三分之一。

心裡肯定是不願意的啊!

“編戶齊民一旦開始,金州恐怕還會繼續亂起來。”前合寨主搖頭說道。

他倒是不怎麼擔憂。

因為齊雲寨是小寨,戶數甚至都達不到一百,說不定還能分潤幾戶人口呢。

可那些大寨必然不會甘心。

“這是必然的,每一次改革都是對之前那些既得利益者動刀子,從他們身上割肉,肯定會激化矛盾。”

“可是,蕭思摩的兩萬大軍就在金州,完不成編戶齊民,他們是不會走的。”李驍沉聲說道。

兩萬東都軍坐鎮,誰敢亂來,頃刻間將會被碾為齏粉。

這場葛邏祿叛亂算是被蕭思摩給玩明白了。

完全成為了他進一步掌控北疆的階梯。

“蕭思摩此人,果真如大龍所說,心機頗深啊!”秦開山搖頭歎息道。

“隻需十年的時間,我金州將徹底被契丹人掌控。”

彆人看到的是如今多幾戶、少幾戶牧民的利益之爭,而秦開山看的更為長遠。

憂心忡忡的說道:“以前咱們是寨主來管理寨民,不鳥契丹人的摻活。”

“可是以後變成了千戶和百戶,就不一定是誰說的算了。”

很簡單的道理,以前的漢民堡主、寨主都是自己產生的,不受契丹人的影響。

可是一旦千戶、百戶製度實行起來,無疑便是給金州諸堡寨和遊牧部落,套上了一層枷鎖。

初期可能依舊任命原本的寨主、首領作為百戶、千戶。

可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底層牧民們對這一套製度的認可度加深。

那麼各百戶和千戶,恐怕就要逐漸換人了。

由原本堡寨內部產生、留守府確認的人選,變成留守府直接任命了。

兩者在權力的來源上,有著本質的不同。

“改土歸流!”

李驍的腦海中瞬間出現了這四個字。

不得不承認,蕭思摩的魄力十足,手段也的確是高明,

如果時間足夠的話,說不定真的能將北疆底層的統治權,從原本的堡主、寨主、部落首領們的手中拿回來呢。

“就是不知道,蕭思摩有沒有這麼多時間等待。”李驍心中暗暗的想著。

就在眾人討論金州製度改革的得失之時,二虎帶著兩個人走了進來。

其中一個是李驍的奴隸忽圖。

另一個則是非常雄壯的折蘭男人,正是在不久前,第一個衝進五崖寨的人。

他用低沉而嗡鳴的聲音說道:“小人巴斯哈禿嚕,見過大人。”

旁邊的忽圖趕忙的向李驍翻譯這話。

這個折蘭人二十歲左右的模樣,體型壯碩,裸露的胸膛和胳膊上滿是肌肉。

腦袋光禿禿的,臉上滿是傷疤,看起來很是嚇人。

身上還有很多匆忙處理過的傷口,看得出不久前的戰鬥,他的確是比較拚。

最重要的是,他的個頭有將近一米九,站在帳篷中就像是一座塔樓一樣,壓迫感十足。

李驍看到這個頭也是微微愣了一下。

不過也沒有太驚訝,後世的零零後孩子中,這種高度並不罕見。

“巴斯哈禿嚕?”

“好漢子。”

“乾的不錯。”李驍走上前來,打量了壯漢一眼,滿意的點了點頭。

“戰鬥的時候,我一直在後麵看著,你很勇猛,是一名真正的戰士。”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