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予跟方寅說的那些關於沒人搭理沒人管的那些話,唐瑜從裡麵聽出了彭予的抱怨,對親情的冷漠,以及對他自己的輕視。
彭予想讓方寅覺得他是個孤兒,是個不被家人重視的孩子。為什麼?
唐瑜覺得彭予不像是剛一見麵就要跟人兜底的性格。他那麼說一定有他的理由,當然,可能他隻是為了讓方寅放心用他,但同時不能排除另一種可能性:彭予想要從陌生人那裡獲得垂憐。
在想到後麵這種可能性時,唐瑜心裡擰了一下。這種感覺他其實很了解。
小學的時候,老媽離開之後,唐瑜很長一段時間都處於“乞求垂憐”的狀態裡。
家裡得不到的,總希望有個什麼地方,什麼人,能夠填補。
可往往事與願違,越想被填補,心裡隻會越空落落的。
直到現在唐瑜都不能說自己完全走出了那種心理,所以方寅轉述彭予的話一下就像把刀一樣戳在了唐瑜的痛處。
這疼痛,連著彭予。
他們,都會因此而痛著。
他們都在背負原生家庭不美滿帶來的,可能會伴隨終生難以消除的,不安。
缺愛。
心裡,很空。很難過。
區彆在於,唐瑜能夠意識到這些,他知道自己哪裡有問題,他一直都在想辦法變得成熟,變得堅強。
彭予呢?他到底是個什麼情況,唐瑜對此幾乎一無所知。
隻從彭淑涵口中得知彭予以前確實跟他父親生活。
同時,他知道彭淑涵對彭予沒有認可,隻有不滿和責備。更不容樂觀的是,彭淑涵那種帶著商量語氣的責備,那個方式其實會讓聽她說話的人更加難受。
至親的人不會跟你打著商量口吻的訓你,罵就罵了,罵完再笑一下,就又都能化解了。
唐瑜跟老唐就是這樣,父子之間沒有隔夜仇。
可彭淑涵跟彭予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