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周逸拿著兩份簽名回到“老媽的小屋”時,掀起的轟動足以震翻整個屋頂。
“哎呀,小夥子,我就知道老媽沒白收留你!這份禮物是我開辦‘老媽的小屋’以來,收到最有分量的禮物!
如假包換的大明星簽名啊,上麵還寫著“祝‘老媽的小屋’生意興隆——許冰卿”,改天我就找人將其裱起來,放在屋裡最顯眼的位置。”
老媽興奮地像個小孩子手舞足蹈地說個不停。
至於潘檸則一個人捧著簽名傻笑,她不再關心中傳的文化筆試結果如何,因為“藝考不是終點,人生還要前行——許冰卿”的簽名徹底點亮她的內心,激發了其接下來人生前進的動力。
至於安琬和兩位京劇生則拿著周逸的手機,對著兩張簽名時的照片翻來覆去看個不停。
“唉,我跟大明星之間隻間隔了一個手機的距離。為啥我就沒遇到如此好事呢?”
從周逸口中得知了事情的原委,確實沒有機會再拿到簽名,小花旦杜鵑雖然表示理解,但卻一時難以接受。
所以古人說,不患寡而患不均,對比之下沒拿到簽名的痛苦加倍。
“你當時就沒有加她嗎?多好的機會啊!”
知道周逸有機會和許冰卿演了對手戲,安琬不由扼腕歎息道。她今天上午剛完成了上戲音樂劇三試,終於又成功跨越了另一座高山。
“能拿到兩個簽名就心滿意足了,哪能敢問她要啊?你是明星的話,會隨隨便便把聯係方式給一麵之緣的人嗎?”
如果遇到白月光的話,周逸肯定敢問聯係方式。但換成大明星的話,他確實連這樣的念頭都沒敢想起。
“說得也對。明星高高在雲端,哪能是我們這些普通人可以觸及的領域。到時我成了百老彙明星,保證對粉絲如春天般溫暖周到。
要努力,要奮鬥,向中戲進軍!”
此時,安琬終於想起來自己的中戲表演複試就在明天。
當晚20:00,上戲表演公布了三試名單,有102人通關,周逸名字也在其中,被分配明天即16號下午13:00開始考試。
正好北電要求16號對複試進行現場確認,所以周逸行程並不輕鬆,上午北電複試現場確認,中午去軍藝看複試結果,下午開始上戲表演專業最後一輪的考試。
到北電現場確認時,發現他們又換了一條橫幅:“中國電影人才的搖籃。”
簡單一對比,中戲是“戲劇影視藝術家的搖籃”,而現在北電打出來“中國電影人才的搖籃”。
難怪人們總結:“中戲出演員,北電出導演”,還真符合這兩所學校的自我定位。
到軍藝放榜處一看,消息有好有壞。好的是軍藝表演進三試了,壞的是時間衝突,18日軍藝三試跟北電完全撞車了。
還能怎麼辦?
隻能遺憾放棄軍藝了唄。
本來還有僥幸心理以為軍藝可以安排在17日考試,但沒想到最終還是未能成行,那就隻能當報名費打水漂了。…。。
接下來16日下午上戲三試,18日上下午北電複試,周逸都發揮出應有的水準,在一眾考生之中表現出色。
時間來到19日,他終於可以輕鬆一些,因為今天都隻是麵試,上午中戲,下午北電。
多次進出中戲校園,周逸對其已經非常熟悉,感覺其就像是藏在網紅景點南鑼鼓巷之中的一方淨土。
圍牆外遊人如織,攤販的吆喝聲此起彼伏,彙成一首繁華的市井交響曲。圍牆內書香彌漫,學生的練功聲朗朗入耳,編成一曲雋永的校園民謠風。
說起來,自己還沒有到中戲的新校區一看呢,屆時新生都得在那裡度過3年,最後1年大四才能回到本部校區就讀。
他打定主意,在離京之前要到新校區看一看。
由於本科兼大專一起考核,所以麵試場景又像回到了初試,6間考場同時進行。每組5位考生,每個人麵試的時間不超過5分鐘,詢問的問題也不一樣。
周逸懷疑在麵試前大家聲台形表的考核分數已經出來,麵試考官問的問題很有針對性。
像他就被問了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和四大喜劇分彆是什麼?
若不是平時有知識積累,周逸還真回答不出來四大悲劇是:《哈姆雷特》、《奧賽羅》、《李爾王》和《麥克白》。四大喜劇分彆是:《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夢》、《皆大歡喜》和《第十二夜》。
還被問了最喜歡的中國古詩詞是哪一句?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儘還複來!”
若是問周逸當前最有感覺的詩句是什麼?那他一定會回答:“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
這是泰戈爾的詩句,雋永秀美,但若是置於中國詩詞背景下,詩仙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真是無比迎合他自身朝氣蓬勃的少年氣。
最後就是聊家常般問到了為啥選擇報考表演和文化課如何。
“覺得表演很好玩也很有意思,可以化身為他人體驗不同的生活,給自己有限的生命拉長維度。普通人可能一輩子就是做自己,但表演可以讓你在做自己同時還能飾演帶入其他人的角色,感受他們的悲歡離合和酸甜苦辣各種滋味。
大家都活了一百歲,但演員的話在精神世界中可以活到一千歲。”
周逸當然不敢將學表演最直接的原因說出來,不過也可以說出自己目前的真實表演感悟。
“你這把生命拉長維度的比喻真不錯,你這樣的年紀能有此番認識,確實不一般。好了,接下來我們談談文化課。”
從言談舉止中就可以看出來,周逸明顯比其他考生要略勝一籌,考官表揚後接著提問。
“發揮好的話985,一般的話211吧。”
周逸說的真是實話,按他的成績上重點線不成問題,就看臨場發揮了。至於中戲去年劃定的230分合格線,那真是要求太低了。…。。
“有信心是好事,但記得不能驕傲,如果倒在了最後一步的話,那萬裡長征可算是白走了。
好好努力,爭取新學期中戲見。”
就這樣,周逸終於結束了中戲的藝考之旅,他已經將自己全部實力儘情展現,隻待4月18日的排名成績公布了。
下午北電麵試,大體和中戲差不多。
一進去自我介紹後,老師就先問大家是“普高”還是“藝術類”。
“普高”就是像周逸這樣的普通高中生,一直以來都是學習文化課。而“藝術類”就是藝術特長生了,包括中專和高中特長生。
然後老師會對每個人問兩個問題,“普高”生偏向專業,而“藝術類”則多問常識類。
像排在周逸之前的女生是舞蹈藝術生,她就被問了常識問題,中國四大發明是哪些?
“造紙、火藥、印刷術……還有1個想不起來了。”
隻對了3個,還差“指南針”沒答出來。
“圓舞曲《藍色多瑙河》是誰的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