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0,劇組導演來到現場,發現攝像組沒準備完畢,而燈光組卻不見人影,不由大發雷霆。
他讓人到車上叫醒負責現場協調的張功,直接當著整個劇組和群演的麵開罵。
“X泥馬的,你的腦子去哪裡了,你知道不知道耽誤一個小時劇組要賠多少錢嗎?
……”
上到對方父母,下到中戲母校,都被導演火力全覆蓋,此舉將導演的光環一下子在周逸心中擊碎。
如果不是親眼所見,他真的認為是一個地痞流氓在罵街。
張功臉上紅一塊白一塊,並不跟導演爭辯,而是低著頭忍受著。
此時,周逸看了一下之前帶他們的工作人員,發現對方神情喜上眉梢,估摸著是師哥被對方給坑了。
陳川駿沒想到自己的一時疏忽,反倒讓師哥張功丟了大臉,整個人氣得鼓鼓若不是黃俊拉著,估計想上去跟導演乾架了。
“導演,東邊飄來了幾塊厚雲層。俗話說:雲往西、披蓑衣。不抓緊機會搶拍的話,今天下雨又要浪費一天,我們群演可不想今天沒錢拿!”
直接頂牛那是火上澆油,周逸想了暗度陳倉的法子,提醒導演罵人解決不了問題,劇組馬上開工才是正事。
此時,估計導演罵了半天氣消了大半,就順著台階而下。
“給你半小時,不管用什麼方法,趕緊讓燈光組就位,不然他們不要想在劇組裡乾了。”
導演刷足了存在感,氣鼓鼓拂袖而去。
劇組工作人員和普通群演像是見慣不怪的樣子,都裝作剛才的事情沒發生。導演可以罵張功,而身為導演助理的張功一樣可以將氣灑在他們身上,所以大家都聰明地明哲保身。
在國內影視行業,燈光組是一個神奇的存在,80%的從業者來自豫南省的一個縣,他們有共同的一個名字——“鄢陵燈光師”。
91年,當地一位農民北漂先是到北影廠當群演,後因踏實肯乾被廠裡老師傅留下當燈光助理用,乾搬燈、拉線的體力活。
隨著劇組經驗增加,他也從打下手的小助理,升到大助理,最後成為了一名燈光師。
由此可見以前北影廠這些影視國企,裡麵的老師傅基本功真厲害,手把手教出來的徒弟就算你文化水平不高一樣可以獨擋一麵。
上陣親兄弟,北漂燈光師要用人首先考慮自己家裡的親戚兄弟,然後將基本燈光知識言傳身教。村裡,鄉裡乃至縣裡許多人見乾這行掙到錢,於是紛紛加入。
經過30餘年發展,當地燈光師一帶多、多帶幫,直接將國內影視行業的燈光組壟斷了。
在國內拍戲,基本上都是整夜整夜的熬,燈光師要提前布光,拍完後還要裝卸設備,基本上是到場最早,走得最晚,一天乾16小時是行規,有時候甚至要連續工作20個小時。
所以整個劇組裡,燈光師是最辛苦的一批人。不然輪不到能吃苦耐勞的“鄢陵燈光師”一舉成名。…。。
在此劇組,燈光組也是由“鄢陵燈光師”承包,一個燈光師帶著6個學徒助理乾活。
昨天劇組開夜車在另一個片場乾到淩晨3:30,而燈光組在4:30才離開回去休息。
“我不管你們情況如何,導演生氣發話:半小時見不到燈光你們就彆乾了。”
張功也一肚子氣,他莫名其妙被導演當眾削了一頓,直接打電話將壓力轉嫁給燈光組那邊。
見師弟諸人圍過來安慰自己,張功先感謝周逸替他救場,然後有些懊惱地解釋。
“我應該是被人陰了。
昨天淩晨收工時先是說8點,後來改成了9點開工,不知道為何導演8點就到場。
還有導演是當眾殺我這隻雞給副導演看呢!他們兩個背後站著不同的出品方。
唉,這個劇組就是一個草台班子。”
“我們7:30將群演都發覺的劇組異常,告訴了你指派的那位工作人員,他說知道了就束手旁觀——”
周逸將自己的見聞跟師哥張功彙報了一下。
“嘶,我就知道。不就是你們幾個特約演員沒有給其上供,他就敢陰我一把。
開工時間的混淆,估計也是他搞的鬼。
哦,你們隻是導火索,他是盯著我這個導演助理的位置而來。
不行,我得趕緊打電話給副導說一聲,彙報詳細情況。”
接著張功就跑到一旁打電話補救,如此見聞也讓周逸感受到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時間來到9:00,燈光組終於還是拖著疲憊之軀趕來完成了燈光布置,整個劇組終於可以正式開拍了。
張功的電話讓副導演也趕來了,他巡視了一遍現場發現準備就緒才放下心來。
然後來到周逸等人麵前,特約演員都歸他管,副導演讓大家對著劇本念台詞,現場考校合格不合格。
A角色:“國華同學,在此民族存亡之際,正是我等男兒挺身而出喚醒民眾的大好時機。東北三省淪陷,日寇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待在校園兩耳不聞窗外事,隻會麵臨亡國滅種的危險。
我們幾個決定,明天一起去請願,你要不要參加?”
B角色:“對,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我們決定一起參加!”
C角色:“全國四萬萬同胞團結起來,就能抵抗一切侵略。”
D角色:“來吧,抗日救亡義不容辭。”
周逸四人扮演男主角的大學同窗,最終中槍倒在請願途中以熱血和生命喚醒了對方走上民族救亡的革命之路。
存在即合理,一件看上去很不合理的事情隻要存在,那自然有其存在的意義。
像此劇組拍攝的抗戰劇,劇還沒拍完,已經被幾個電視台認購,接近回本了。
抗戰劇為何能持續霸占電視屏幕呢?
一是因為抗戰劇擁有穩定的收視人群,隨著年輕人紛紛轉戰手機屏幕,家裡電視遙控器自然掌握在父母手中,40—60歲的他們是抗戰劇的收視基礎。他們之中絕大多數人因曆史原因接受教育的水平不太高,對於影視文化消費一向比較被動。清晰的正邪陣營對抗,正義最終獲取勝利的結局,符合他們一貫來的收視認知。…。。
二是抗戰劇風險低投資小回報大,容易被各級電視台采購播放,市場需求穩定。抗戰大籮筐,啥都往裡裝。在抗戰酒瓶裡,裝啥新酒都能項目立項通過。各大影視城和配套道具應有儘有,項目投資金額不大。觀眾對男女主演並不在意,隻要情節過得去就能追著看,啟用新人演員方便降低成本。抗戰劇能掙錢,容易受資本青睞。
三是國內電視台眾多,他們日常播出時間需要大量劇集填充,抗戰劇由於導向正確又有穩定收視人群,所以中小電視台熱衷購買重複播放。大熱劇集動輒數千萬上億的采購價格,這些都是以芒果衛視為主的幾大主流衛視地盤。而許多欠發達地區衛視,以及省會之下的電視台,尤其國內每個縣、市都擁有自己的電視台,他們可以承受數百或幾十萬,乃至幾萬塊的采購報價,正是抗戰劇的生存空間。
有固定收視人群,資方願投資拍,電視台熱衷購買,便成為了一條抗戰劇的產業鏈閉環。
“好,不愧是中戲學生,當個特約演員大材小用了。”
基本是本色演出,本來就是大學生,周逸等人毫不費勁就將滿腔熱血的學生扮得戲份十足。
他們今天拍攝任務主要有二,一是室內戲,就是上述ABCD角來到男主角家裡邀請對方參加活動;二是領頭走在請願群眾前方,手舉橫幅率眾大喊口號,然後中槍身亡。
副導演在周逸等人麵前和藹可親,但看到群演東倒西歪躺在片場中補覺,他根本不屑於跟群演直接溝通,而是叫來群頭們一頓狠罵,讓他們趕緊將人集中起來管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