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6章 孟子四章(1 / 2)

“那本王不妨給你們分析一下……”

見詹徽幾人不說話,朱權嘴角撇了撇繼續道:“如果按照你們立嫡立長的規矩,那麼你們便隻能支持老二朱樉,但老三朱棡和老四朱棣可都是嫡子,而且都還是手握重兵的藩王。

哦,對了!忘記了老五,你們可彆忘了他最早的封號可是吳王,這代表了什麼相信你們比本王更加明白。”

朱元璋稱王時候的封號便是吳王,所以在大明這個封號是十分特殊的,而且終期一朝吳王這個稱號也隻短暫封過朱橚十一年時間。

“還有本王,以及大同的老十三朱桂、老十四朱楧、老十五朱植、老十六朱栴,手裡可都握著重兵,你覺得他們會服老二,還是本王會服了老二?”

“到時候若是本王的那些兄弟都不服又應該如何?”

……

沉默,震耳欲聾的沉默。

雖然任亨泰幾人都是腐儒,可並不妨礙他們同樣聰明,不過轉瞬間便想明白朱權話中之意。

若是他們真支持秦王朱樉即位大統,先不說其他藩王,便是九邊塞王哪一個都不會乖乖俯首稱臣。

大家手中都握著重兵,而且都是朱元璋的兒子,憑什麼就你朱樉能即位,咱們就不能了?

到時候免不了的就是藩王作亂,然後天下再起刀兵之禍的結果。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是故得乎丘民而為天子,得乎天子為諸侯,得乎諸侯為大夫。諸侯危社稷,則變置,犧牲既成……”

就在幾人因為朱權分析而徹底沉默的時候,乾清宮之中卻是突然響起一陣爽朗的聲音。

等到任亨泰幾人從沉默中反應過來時,就見朱權嘴角噙著輕笑看了過來。

“任師,相信您應該不會忘記這段出自什麼地方吧?”

“孟…孟子四章!”任亨泰口中無比苦澀,早已經沒了之前的坦然。

不僅僅是他,詹徽幾人也聽明白了朱權話中潛藏的意思。

“寧王殿下既然知道諸侯危社稷,又為何做出此等之舉?”陳敬猶豫很久,還是沒忍住問出心中疑惑。

其實他們剛才沉默不僅僅是因為朱權的分析,同時也在想若是朱權登基,其他藩王又會如何?

其實很容易就能夠想明白,既然連秦王朱樉都壓不住藩王,區區寧王又如何壓得住?

“嗬嗬!本王若是說有把握讓所有藩王乖乖聽話呢?”風輕雲淡的笑容再一次浮現在朱權臉上,讓他看上去充滿了自信。

“憑什麼?”任亨泰仍是不服;“你莫不是覺得諸王都跟我們一般好拿捏?”

“因為本王有淮西勳貴的支持,夠麼?”

聲音從朱權喉嚨中發出,身上淡然的氣勢瞬間一變,似有王霸之氣逸散而出,將其襯托顯得無比高大偉岸。

任亨泰幾人隻感覺站在自己麵前的不是朱權,反而是有一種麵對曾經朱元璋的錯覺。

當然這或許是淮西勳貴帶來的加成,讓他們瞬間不知該如何繼續質疑下去。

縱使他們這些文官和淮西勳貴極為不對付,但也不得不承認手中掌握著這些驕兵悍將,哪怕就是諸王聯合朱權也可以無懼之。

“哼!這逆子竟然拿咱的老兄弟嚇唬任亨泰幾人。”

牆後的朱元璋不由得冷哼一聲。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