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組建報業集團,探索網站架構
楊奇可不知道麵前的人,身是香江仔但內核是華夏魂。
“楊老,雖然我從未辦過報紙,但我有信心在未來十年內將財經日報打造香江乃至整個亞洲最專業的頭部報刊。在這裡呢我誠摯的挽留您,您之前的一切待遇上漲30%,還希望我們能在一起繼續共創輝煌。”
蔣天恩放下茶杯誠懇的對麵說道。
也許是前麵鋪墊的第一印象很好。楊奇辭行的話到嘴邊忽然停住,他準備給麵前與眾不同的年輕人一個機會。
“蔣生,我這把年紀了待遇不待遇的已經不放在眼裡了,反正政府那裡沒有也有一份顧問費,餓不死的。不過我想先問你一個問題,再答複你留不留下。”
蔣天恩擺正身體做了個請的手勢:“您請問,我能回答的一定知無不言。”
“好,後生仔我的問題很簡單,你對內地是什麼看法?三十年後的經濟體量能超過東瀛麼?”
果然!蔣天恩早就有預料對方問的問題一定是關於內地的問題。
沉思了幾秒,清了清嗓子,蔣天恩首先下了個基調。
“楊老,三十年後不要說東瀛不配與華夏相比,就是阿美瑞肯也不配!彼時的華夏目標是星辰大海!”
噗,楊奇差點被這答複嗆到,更是嚇到了。
對方如果說能超過東瀛,楊奇都會覺得這已經是非常樂觀的想法了。
沒想到對方這個答複比自己這個左派想法更極端。
這家夥不是來搞笑的吧?腦子癡線了?
“楊老伱一定覺得我這個想法不切實際吧。”
楊奇皺了皺眉:“後生仔我想聽聽你有什麼論點依據支撐你這個想法。”
蔣天恩站起來來到落地窗前,點燃一支香煙,煙霧淼淼在玻璃窗上蒙上了一層煙霧。
“楊老,世界的未來在東方,華夏將在二十年內成為世界工廠!再用十幾年攀登科技高峰,對米國由尾隨到奮起直追再到與之平行。
其實答案就在我們眼前,而不是我瞎臆測。
彼時全球現在進行第二次產業轉移浪潮。
歐米西方的想法是占據金融與高科技的頂端,安逸的把錢給賺了。
至於傻大笨粗,汙染環境,利潤產值較低的工業或麵臨產業轉移,或麵臨去產能的問題。
一旦這些低端的產業關停後必須要有一個國家能承擔其世界工廠的職責!
整個藍星隻有一個國家能承擔起整個西方乃至全球的工業產能那就是華夏!”
楊奇扶了扶眼鏡。
眼神中精光閃現,原本漫不經心的態度轉為仔細傾聽。
蔣天恩新穎的觀點讓楊奇不由得刮目相看,放下手中的茶杯,神情不由得專注起來!
辦公室裡張超陽博士與常滿總經理也不由得投過探尋的視線。
“哦!產業轉移?這個觀點很吸引人,你為什麼篤定隻有華夏能承接?日韓乃至印度都可以啊?畢竟要論關係來說這些國家與歐米更密切,歐米憑什麼扶持一個不同價值觀的國家?”
不知不覺中原本隻是一個簡單問題變成了一個探討會。
楊奇一連串的問題不斷拋甩過來。
但作為有未來幾十年視野蔣天恩很輕易的把答案歸納出來:“我還是那個觀點能承接全球產能的隻有華夏!”
在眾人震驚的眼神中,繼續說道:
“第一:工業基礎!
華夏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建設了一個非常完善的輕重工業體係!小到螺絲釘大到航天都能生產,雖然科技含量與西方相比還有些差距,但就這個體量已經在全球範圍內無人可比,哪怕是米國!
從用電量和鋼鐵產能就不難發現北邊在年年擴大生產規模,這不是簡單的百分比增長而是指數型增長!
這強大的工業能力就是基礎!
像楊老你說的日韓他們可能在造船及造車上要強一些,但他們因為先天原因工業嚴重偏科,隻專注小而精。
大而全的隻有華夏。
第二:人口紅利!
機械是要由龐大的產業工人來操控的。
誠然印度人數也不少,但因為種姓問題,其絕大多數的國民都處於文盲狀態,這不是人口紅利,反而是垃圾人口。
反觀北麵,早在六七十年代就完成了去文盲化,國內年輕人最低學曆也是個中專生,這是一股龐大的產業工人集群。
他們高度紀律性!沒有南亞人那種懶散性格,乾了半個月下半月就找不到人。
第三:高效的行政能力及求富求變的思潮。
北邊每一個同胞都有迫切改善生活的想法,自上到下改革將貫穿到底!這個政策將一直延續,這是大勢無可阻擋。
政治方麵我不想多談,這不是一個商人該妄論的。
第四:配套齊全,資源豐富
祖國九百多萬的大地上遍布海量資源,為大集群工業規模奠定了基礎。
發達的交通網又將物流成本降低。
也就是說生產出來的工業品在價格上就能碾壓全球!
彼時隻要攻克一個工業門類就會占有全球絕大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