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年代文6(2 / 2)

林芝一邊忙碌著,一邊嘴角含笑。她想起了小時候過年的情景,那時候家裡雖然不富裕,但每到大年三十,全家人都會圍坐在一起,分享著溫馨的時刻。雖然孩子的父親還沒有回家,但是自己母子四個人過年也要有滋有味的。

元初也起了個大早,她興奮地在屋裡跑來跑去,時不時跑到廚房看看媽媽做飯做到哪一步了。

“媽媽,還要多久才能吃飯呀,我都餓了。”元初眨著大眼睛仰頭問。

“彆急彆急,小饞貓,再等等。”林芝溫柔地笑了笑。

元初跑出廚房,正好碰到大哥元昊下樓。

“大哥,今天我們可以出去玩雪嗎?”元初滿懷期待地看著元夜。

“當然可以,等吃完飯我們就一起去。”元夜摸了摸元初的頭。

“太好啦!”元初高興得跳了起來。

一家人其樂融融地圍坐在飯桌前,享用著晚早飯,大哥帶著元初還有元陽出去玩雪,前兩年元初還小過年的參與感並不是很強。

大年三十這一天,熱鬨非凡,人們沉浸在歡樂祥和的氛圍之中。除了享受美食、娛樂消遣外,還有一項極其重要的活動——祭祖。

祭祖,中國傳統習俗,祭祀先祖是一項隆重的傳統民俗活動。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中元節(除、清、九、盂),是漢族傳統節日裡祭祖的四大節日,從古至今,這種禮俗很盛行。因各地禮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異。國人有慎終追遠的傳統,過節總不會忘記祭拜祖先。祭祖的同時,有的地方也祭祀天地神靈。供品主要有三牲飯菜、三茶五酒等;由家長主祭,燒三炷香,叩拜後,祈求豐收,最後燒紙,俗稱\"送錢糧\"。祭祖民俗相沿數千年,是具有深刻意義的一個古老習俗。

按照慣例,往年由於父親在外,母親需要照顧年幼的元初,所以都是由大哥元夜跟隨爺爺元大山前往山上祭祖。然而,今年情況有所不同,元初已經三歲了,母親毅然決定讓他一同參與這次莊重的儀式。

早在幾天前,母親林芝便特意前往爺爺家中,與他商量此事。在這個家族裡,祭祖被視為一件大事,而清明節、重陽節以及春節期間的祭祖規模更是盛大無比。每一次的祭祀都承載著對先人的深切緬懷和敬意,同時也是家族傳承和凝聚力的體現。

元家的祭祖規模龐大無比,但也正是由於戰爭的影響,如今他們主張一切從簡。然而,儘管已經儘量節儉,整個元氏家族的祭祖活動仍然是最為盛大的。在元氏家族的祖地內,不僅埋葬著元氏家族的成員,還安息著抗戰時期的英勇戰士們。

當時,有幾位在元家村(即紅旗村的前身)戰鬥的英雄不幸壯烈犧牲。元家人義薄雲天,主動幫忙收拾遺體,並將其安葬於元家祖墳之中。這種善舉一直延續至建國之後。後來,元家的老族長通過與村支書彙報,經過政府人員核實情況後,重新修繕了這些烈士的墳墓,但並未遷移它們。因為在這個世界裡,人們普遍認為遷墳是對逝者極大的不敬之舉。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