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宮
康熙端坐在龍椅之上,手中拿著胤禛剛剛送回的信件,眉頭緊蹙,目光專注地閱讀著上麵的每一個字。一旁站立著的胤礽則微微躬身,神情同樣凝重。待康熙讀完之後,他輕輕地將信紙放在桌上,抬起右手揉了揉自己的眉心,仿佛那幾行文字給他帶來了極大的壓力。
沉默片刻,康熙緩緩開口問道:“國庫裡現在究竟還存有多少備用糧?”聲音不大,但卻透著一股威嚴與焦慮。
胤礽稍稍直起身來,恭敬地回答道:“回皇阿瑪,備用糧倒是還有不少。隻是當年您曾立下規矩,除非到了萬不得已之時,否則絕不可輕易動用。”
康熙聞言,臉上露出一絲無奈之色。他深知自己定下的規矩不可隨意打破,然而眼前的形勢卻讓他不得不考慮破例之舉。“這確實不是一般的情況啊!再者說了,如果西南那邊的問題處理不當,那些反清複明的組織必定會趁機煽動民心。屆時,百姓們若是群起響應,後果不堪設想呐......”說到此處,康熙不禁長長歎了口氣。
胤礽也是一臉愁容,他自然明白康熙的擔憂不無道理。但他還是冷靜地點出了當下更為嚴峻的局麵:“皇阿瑪,即便我們動用了這批備用糧,可您千萬莫要忘記,北麵的沙俄一直對我大清虎視眈眈,蠢蠢欲動;而南麵的緬甸也不安分守己,小動作不斷。如此四麵受敵之境,實在令人憂心忡忡啊!”
康熙坐在龍椅之上,微微皺眉說道:“如今國庫倒是充盈,要不派人出去購置些糧食回來?”
“皇阿瑪,此舉怕是不妥,弄不好會引發物價上漲呀!”胤礽連忙出聲勸阻道。他想起此前在胤政那裡聽聞過類似的事例,深知其中利害關係。
就在這時,遠徵(隆禧)大步流星地走了進來,拱手行禮後說道:“皇兄,小弟有事欲請教於您。”
康熙抬眼瞧見這位向來憊懶的弟弟居然出現在乾清宮,不禁感到有些意外。他轉頭望了望窗外,打趣道:“喲嗬,今日這太陽可沒打西邊出來啊,咱們的純親王怎得這會兒有空前來?”
遠徵聽了這話,臉上露出些許不好意思,但還是帶著幾分撒嬌的口吻說道:“皇兄莫要取笑臣弟啦!實不相瞞,臣弟剛收到胤禛的求助信,心中十分擔憂,所以特來向皇兄詢問一下西南那邊究竟是什麼狀況?”
康熙起初還有些迷糊,未能立刻領會隆禧的意思。他暗自思忖著,難道隆禧擔心自己誤會他與胤禛暗中勾結?想到此處,康熙心裡不由得一陣不快,暗暗嘀咕道:“怎麼?朕在你眼中竟是如此心胸狹隘之人?這點小事也要特意跑來解釋一番。”
就在這關鍵時刻,胤礽腦海中靈光一閃,猛然想起了他那皇嬸舒穆祿·烏林珠旗下的商行。那家商行可謂是應有儘有,無所不包。想到此處,胤礽趕忙開口對身旁的皇叔說道:“皇叔,依侄兒之見,四哥胤禛是不是去找皇嬸幫忙啦?”
隻見遠徵撇撇嘴,一臉無奈地回答道:“那可不!除了你皇嬸那兒,他還能找誰去?我這兒可沒那麼多錢給他折騰。”
胤礽聞聽此言,立刻轉過頭麵向康熙,興衝衝地稟報說:“皇阿瑪您看,這下物資有著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