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清穿融合世界83(2 / 2)

這時,那位負責川蜀事務的掌櫃接著說道:“主子,不止於此呢。您也知曉咱們有時會派人去鄉下收購山貨,可如今川蜀地區的山貨卻是越來越稀少,特彆是靠近兩廣一帶,簡直難以收到足量的貨品。”

元初放下手中的賬本,神情變得嚴肅起來,追問道:“這到底是何種狀況?可有派人打聽清楚緣由?”其實她心裡很清楚,既然這些掌櫃們特意將此事彙報給自己,那必然是已經事先做過一番調查的。

“是緬甸,最近他們在鬨蟲荒,就來大清買糧,但是不知道他們是怎麼進來的。”掌櫃的說。

“沒有通關文牒?”元初看著他們問道。

“是的,沒有通關文牒,本來我們就和當地的官府人員有聯係,在知道這個情況後,我們是有詢問的,當地官府的人說他們有來自京城的手續,但是沒有通關文牒。”一個李姓的掌櫃說道。

元初沉思片刻,眼中閃過一絲憂慮。"這件事情必須儘快搞清楚。沒有通關文牒,這些糧食是如何出去大清的?背後是否有其他陰謀?"她轉頭看向幾位掌櫃,"你們立刻安排人手,深入調查此事。我需要知道更多細節,包括糧食的來源和去向。同時,與當地官府保持密切聯係,確保我們能夠及時掌握情況。另外,加派人手收集各地的消息,看看是否還有其他地區受到影響。一旦有任何異常,立刻向我彙報。"幾位掌櫃齊聲應諾,匆匆離去,開始按照元初的指示行動。元初心中的不安愈發強烈,她總覺得這場突如其來的蟲荒和非法出境的糧食之間,隱藏著巨大的隱患。她決定派親信前往川蜀地區,一探究竟。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群人並非來自人們所認為的緬甸地區。實際上,他們自稱為大明皇室的後裔。原本,當他們察覺到通過自身努力尚有機會複國之時,卻不曾料到清朝政府竟引入了紅薯、土豆等一係列高產量的農作物。這些高產作物的推廣種植使得糧食產量大幅增加,百姓們因此能夠填飽肚子,生活逐漸穩定下來,對大清政府也越發信任和依賴。

麵對如此局勢,他們不得不另辟蹊徑,製定了一項新的策略。那便是安排一部分人設法進入宗室,或者成為大清皇子的幕僚。他們企圖憑借自己的智謀和口才,去影響並說服大清的上層人物。可事與願違,他們萬萬沒有想到,大清貴族對於幕僚的選拔有著嚴格的標準和流程。那些幕僚通常都是自幼便開始接受精心的培養和教育,具備深厚的學識、豐富的經驗以及敏銳的政治洞察力。相比之下,他們這群臨時起意想要躋身其中的“外來者”顯然缺乏競爭力,最終導致他們的計劃難以順利實施。

如此一來,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之後,他們竟然又心生一計。這計謀便是派遣一部分人——而且這些人均為女子——接受專門的訓練,而後設法潛入大清官員們的後院之中,去執行一項極為特殊且機密的任務。這項任務還有一個通俗易懂的彆稱,叫做“枕頭風”。其目的自然不言而喻,無非是想要通過這些女子對官員施加影響,從而達成某些不可告人的目的。然而,令他們萬萬沒有料到的是,康熙皇帝乃是一位極具統治手腕和智慧的君主。他深知官場之複雜與腐敗現象的嚴重性,因此下定決心要整頓朝綱、肅清官風。在康熙的大力推動之下,大清的官場風氣煥然一新,逐漸演變成了一個競爭激烈的“卷王平台”。眾多官員為了能在仕途上有所建樹,紛紛埋頭苦乾、加班加點地處理政務。以至於有些時候,官員們甚至會連續十天半個月都無法歸家。這樣一來,那些被派入官員府邸中的女子可就遭了殃,因為她們根本無法見到自己的任務對象,計劃也隨之陷入僵局。

這些女子意識到情況不妙,決定改變策略。她們利用自己的美貌和才智,開始涉足社交場合,與其他官員的家屬建立聯係。

在一次宴會上,她們成功地結識了一位關鍵人物——某位高官的夫人。這位夫人地位顯赫,掌握著大量的情報和人脈資源。

女子們想儘辦法贏得了夫人的信任,並通過她了解到了更多關於官場內部的消息。她們發現,一些官員雖然表麵上兢兢業業,但實際上卻隱藏著不少秘密和陰謀。

於是,女子們將重心轉移到搜集證據上,準備揭露這些官員的真麵目。與此同時,她們也繼續尋找機會接近自己的目標官員,等待合適的時機發動"枕頭風"攻勢。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