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清穿融合世界(完)(2 / 2)

稍頃,康熙收回視線,再次開口說道:“朕在這皇位之上已然坐得太久啦,這些年來日夜操勞國事,身子骨也是每況愈下。太子胤礽倒是孝順,屢次勸朕多多歇息調養。想來也是時候該退位讓賢,給年輕人一些機會了。再者說,隆禧前些日子也曾向朕提及想要帶著福晉外出遊曆一番,朕啊,倒也真想趁著還有精力去好好看一看朕所統治的這片大好河山呐!”言罷,康熙臉上流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疲態與釋然交織的複雜神色。

梁九功聽聞此言,不禁伸出顫抖的雙手輕輕撫摸著自己眼角那還未乾涸的淚水,聲音略微有些哽咽地開口說道:“那皇上您到時候可一定要帶上奴才啊!這宮中眾人,哪一個能有奴才這般貼心周到、懂得如何悉心照料您呢?”他一邊說著,一邊抬起頭來,滿含期待與忠誠地望著康熙皇帝。

康熙微微轉過身去,將雙手背負於身後,目光深邃而悠遠地凝視著那象征著無上權力的龍椅。片刻之後,他才緩緩開口應道:“好,就帶你一同前去。梁九功啊,這些年來你一直忠心耿耿地侍奉在朕的左右,此次出行就讓你也跟隨著朕一起過上一段悠閒自在的日子吧。”說罷,康熙再次轉過頭看向梁九功,眼中流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溫和與信任。

康熙的這一係列舉動皆是暗中謀劃,行事極為隱秘,未被任何一人所察覺。然而,就在一日早朝結束之後,隆禧卻如同心有靈犀一般,默默跟隨著康熙一同前往了乾清宮。進入宮殿後,兩人緊閉宮門,究竟談了些什麼無人知曉,但自那以後,隆禧返回府邸便立刻吩咐元初著手準備出行所需之物。

時光荏苒,轉眼之間科舉考試已然結束,而成績公布後的首次大朝會也如期而至。當清晨的陽光灑落在朝堂之上時,康熙邁著沉穩的步伐走上龍椅,在座的大臣們紛紛跪地請安。

可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隻見康熙麵沉似水,環視群臣一圈後,開口說出的第一句話竟是:“朕今日要宣布一件大事,即日起,朕將退位,成為太上皇,由太子胤礽繼承皇位!”

此言一出,猶如一石激起千層浪,滿朝文武皆驚得目瞪口呆。胤礽更是滿臉驚愕地望著自己的皇阿瑪,心中波濤洶湧,他下意識地想要站起身來,口中正欲說些什麼,卻突然聽到康熙又說道:“太子,不必再三推辭了,朕心意已決。”說罷,康熙輕輕擺了擺手,起身便準備離去。

此時,一直侍立在旁的太監總管梁九功趕忙上前一步,衝著眾人高聲喊道:“太子殿下,請您儘快籌備登基事宜。”聲音在空曠的大殿內回蕩著,久久不散……

當所有人都還沉浸在震驚與難以置信之中時,胤礽身著華麗的黃袍,頭戴璀璨的皇冠,一步步登上那象征著無上權力的皇位。他的身影在陽光的映照下顯得格外威嚴莊重,而台下群臣則紛紛跪地朝拜,山呼萬歲之聲響徹雲霄。

與此同時,康熙皇帝剛剛參加完胤礽的繼位大典,便毫不猶豫地轉身離去。他帶著些許疲憊和釋然,離開了這座他統治多年的紫禁城。隨後,康熙與純親王夫婦一同踏上了南下的征程。一路上,他們談笑風生,仿佛忘卻了宮廷中的種種紛擾。

然而,胤礽卻並未因登上皇位而欣喜若狂。相反,他靜靜地端坐在龍椅之上,眼神中透露出一絲難以言喻的驚訝。就在這時,有臣子前來稟報,稱康熙皇帝已不在宮中,而是跟隨純親王夫妻前往南方,並在天津衛乘船出海了。聽到這個消息,胤礽先是一愣,隨後緩緩低下頭,輕聲呢喃道:“皇阿瑪,原來您也是愛我的啊……”

起初,麵對紛繁複雜的朝政事務,胤礽也曾感到有些棘手。那些堆積如山的奏折、亟待決策的軍國大事,都讓他倍感壓力。但胤礽並沒有退縮,憑借著自身的聰明才智和果敢決斷,他迅速適應並掌握了處理政務的要領。每次遇到難題,他都會深入思考、仔細分析,最終找到妥善的解決方案。

隨著時間的推移,胤礽在治理國家方麵越發得心應手。他深知自己肩負著重大的責任,不僅要繼承先皇的遺誌,還要開創屬於自己的輝煌時代。因此,他在心中暗暗立下誓言,一定要做得比以往任何一位帝王都要好,要讓大清帝國的旗幟飄揚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為此,他勵精圖治,推行一係列改革措施,加強軍事力量、發展經濟貿易、促進文化交流……在他的努力下,大清國逐漸走向繁榮昌盛,成為了令世人矚目的強大帝國。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