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福晉烏拉那拉柔則香消玉殞後,雍親王便將側室扶正,然而,扶正側室沒多久,年羹堯的妹妹年世蘭就踏入了王府。可歎的是,年世蘭進府不久,懷孕後竟因一碗紅花湯而痛失愛子,此後便再無身孕。然而,通過富察家這幾年的明察暗訪,發現雍親王府如今雖僅有三子一女,但雍親王又怎會不知自家子嗣的問題呢?至於他為何不管,就如那深不見底的謎團,無人能解。同樣,富察·儀欣這幾年也並未閒著,她絞儘腦汁,苦思冥想,究竟該如何削弱烏拉那拉氏和烏雅氏對雍親王以及宮中的威脅。要知道,自從德妃登上高位,烏雅氏對宮中的掌控便如那洶湧的潮水,愈發猛烈。再加上烏雅氏出身卑微,乃包衣之身,其在宮中的勢力可謂是根深蒂固。而烏拉那拉宜修掌管雍親王府已有二十年之久,她在府中的勢力,猶如那巍峨的高山,令人望而生畏。在如此形勢之下,若不削弱烏雅氏和烏拉那拉氏的勢力,儀欣入宮後的境遇,怕是會如那風中殘燭,岌岌可危。然而,富察家卻不敢輕舉妄動,畢竟德妃乃是雍親王的生母,在未摸清雍親王對其生母德妃的感情之前貿然出手,恐怕會給雍親王心中留下難以磨滅的陰影,屆時後果將不堪設想。
儀欣的父母和哥哥經過深思熟慮、反複權衡之後,終於下定決心趁著這次宮中小選的機會采取行動。他們精心策劃著每一個步驟,首先便是在小選期間安排人手四處散布一則引人矚目的流言:許多參選女子都渴望能夠前往德妃宮中當差。
這則流言迅速在眾多參選者之間傳播開來,引起了大家濃厚的興趣。很快便有人好奇地詢問其中緣由,為何眾人都如此熱衷於到德妃宮中效力呢?這時,事先埋伏好的人便會煞有介事地回答道:“若是能得到德妃娘娘的青睞與重視,或許就能被送入四爺府上成為格格啦!成為格格就是主子了。”
然而,這樣的說法自然引發了更多人的質疑。就在此時,又會有看似知曉內情之人站出來解釋道:“你們難道沒注意到嗎?雍親王的女人們當中,除了四福晉這位由側室扶正而來的之外,其他可都是漢軍旗或者宮女出身呐!要知道,那些皇子阿哥們的福晉哪一個不是出身名門望族啊?唯獨咱們這四福晉不僅出身低微,而且最初還隻是個妾室,後來才得以扶正。就連五福晉那也是承蒙聖上親自恩賜的呢,可再看看這四福晉的身世……嘖嘖嘖!”此人一邊說著,一邊連連搖頭歎息,仿佛對四福晉的出身充滿了不屑一顧。
先是因對雍親王福晉的熱議而起,接著不知是誰竟將福晉的出身與雍親王府那寥寥無幾的孩子聯係起來,於是有人便說,看來這四福晉終究是因出身低微,對雍親王的子嗣把控甚嚴,不然怎會連雍親王府的孩子都沒有一個是滿族女子所生。此留言一出,猶如一石激起千層浪,引起了滿族眾人的強烈不滿。他們認為,王府和皇室的繼承人理應是滿族女子所生,可這雍親王的孩子皆為漢軍旗出身,若雍親王日後登上皇位,那滿族豈還有立足之地?在這般情形下,一些滿族官員紛紛上奏,其中更有言及雍親王的孩子皆是漢軍旗或漢人所生,是否是看不起滿族之人。然而,此時有人經查後發現,眾多宗室皇族中的孩子並非皆由滿族貴女所出,不是包衣,便是漢軍旗或漢人,這可真是戳中了滿族貴人的痛處。這群人多為老滿人,他們最為看重血脈,於是乎,這群人如潮水般齊刷刷地湧向乾清宮,麵見康熙。康熙一經徹查,便驚覺這包衣的勢力竟已如此龐大,大到足以插手皇室宗族子嗣的誕生。
在康熙查完不久之後,禦林軍如猛虎下山般迅速將京中的包衣府邸團團圍住,緊接著宗室和皇室的眾位王爺如熱鍋上的螞蟻一般在禦書房焦急地等待消息。沒過多久,禦林軍就如秋風掃落葉般將包衣世家查抄得乾乾淨淨,抄出來的東西竟然堆積如山,猶如一個國庫,其中有些包衣府邸抄出來的東西比皇上本人用的都還要奢華。康熙看到這些東西,氣得怒發衝冠,又有人前來彙報說:“在查抄的時候,有人已經開始像狡兔一樣轉移財產了。”康熙怒目圓睜,厲聲問道:“是誰?”的母家烏雅氏。”
康熙聽聞此言,臉色陰沉得可怕。他深知此事若處理不好,必將動搖皇家根基。當下,他下令將烏雅氏一族主犯打入天牢候審,其餘族人貶為庶民。
這消息傳到雍親王府,烏拉那拉氏和烏雅氏的勢力瞬間土崩瓦解。富察·儀欣得知後暗自鬆了口氣,她知道第一步計劃成功了。但她明白現在還不是放鬆的時候。
接下來康熙在大朝會上下旨:包衣在內務府任職五年一換,不得長期在同一職位任職,包衣出身的女子晉升不得超過貴人,誕下子嗣不得親自撫養,子嗣沒有繼承權,包衣家族不能因為後妃生子有功抬旗。
當然這道聖旨也不是一竿子打死,比如之前的宜妃就因為沒有奪嫡的野心在加上早年間曾被康熙單獨的抬旗,脫離了包衣,所說九子胤禟是八爺黨但是因為隻是輔助,且宜妃深得康熙帝的喜歡深得帝心,再加上郭絡羅氏也沒有什麼大的罪行,再有就是五子胤祺身後的蒙古勢力所以這道聖旨頒布對於她就沒有什麼傷害。但是德妃就不一樣了,雖然和宜妃同為四妃之一,但是康熙沒有給她抬旗,且兩個兒子都在奪嫡的中心,再有就是德妃確實是偏心小兒子打壓的大兒子,這讓康熙帝非常的不滿。要知道康熙是有名的雙標,康熙不管自己是怎麼偏心的但是他不許自己後宮的女人折辱自己的兒子。所以德妃被剝奪封號降為貴人,幽禁永和宮偏殿。這還是康熙看著他為自己生育兒女的份上,要不然真的就是一杯毒酒下肚。
這道聖旨一下,瞬間切斷了好多包衣家族的上升之路,同時也斷絕了好多的皇子的野心,但是也有皇子還抱有著僥幸心理。這裡特指廉親王胤禩。
如果說先前的那道聖旨隻是對包衣有所限製,那麼接踵而至的這道聖旨,卻猶如一道晴天霹靂,徹底讓德妃烏雅氏陷入了深深的絕望之中。隻因康熙帝竟然再次降下旨意,要將四阿哥雍親王胤禛記名於孝懿仁皇後佟佳氏膝下!
然而事情遠不止如此簡單,康熙帝在聖旨之上明明白白地寫道:之所以會做出這般決定,乃是由於烏雅貴人對待親生兒子胤禛毫無慈愛之心。此乃康熙帝親口所言,並且明令規定,從今往後,無論處於何種情形之下,四阿哥胤禛都隻能算作是孝懿仁皇後佟佳氏的親生子嗣。
這道聖旨一經頒布,頓時引起軒然大波。一時間,朝野上下議論紛紛,眾人皆對康熙帝此舉感到震驚不已。而在此等轟動效應麵前,有關康熙帝將烏拉那拉宜修由正室貶為格格的另一道聖旨,相較而言似乎就顯得沒那麼引人注目了。不過,儘管如此,仍有一些人針對這位先被扶正、後又遭皇帝貶妻為妾的女子展開過一番討論,但終究未能掀起太大波瀾。
要知道這會的前朝最為讓人討論的是四阿哥胤禛改玉蝶的事情,要知道之前的康熙是不準佟佳氏有孩子的,沒看到當年的孝懿仁皇後在死前苦苦的哀求皇上都沒有答應,這會倒是答應了。當然這會最開心的還是佟佳氏的人,要知道這些年不管康熙帝怎麼寵和厚待佟佳氏但是就是不準他們有孩子,但是沒有想到臨了一腳因為德妃烏雅氏他們竟然得了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