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瀅以為外邦,就一望無際的草地,隨處可以跑馬,人煙稀少,
然身處其地方,發現還有許多人在這處來經商貿易。
“西烏達爾就像咱們的通州淮州這樣,幾國來往的一處關鍵,你瞧瞧,這裡說什麼話的人都有,穿著也不一樣,”
孫依依帶阿瀅幾人走到一處帳篷裡頭,帳篷建得高,
裡頭放了有十多桌的座位,煮茶就在帳篷裡頭,一眼就能瞧得見。
帳篷四周都開了幾扇大窗戶,西烏達爾還是房屋的,也有獨立的小院,不過都建得比較矮,
先前一路來,阿瀅瞧見有的屋子,有的用石頭泥巴搭起來的,
也有石頭加上木質結構,這樣的尤為的精致,平整的石板上,有工匠在上麵雕刻了一些圖騰花紋,還會有顏料在上頭塗抹,遠遠地瞧見,那圖騰似乎都在動,像天宮裡頭的奇珍異象。
來來往往的外邦人,相比於在蜀州邊境所見到的,這裡又不一樣,
他們穿著格外的大膽,不管男子還女子,有格外的爽朗又……奔放,
其中送飯食的女子,竟被人拍了屁股,也不惱,反倒伸手從人懷裡掏出銀子……,
她忙的收回視線不看,外邦是外邦,中原是中原,她沒必要因自己瞧著不好,就上前奇責。
讓阿瀅有些意外的,這裡的人格外的好客,瞧見她們外來的人,也都笑著打招呼,
偶爾裡頭夾著幾句不太正宗,需要去猜的中原話,可他們很願意溝通。
“這兩年外邦似乎變得不一樣了,早些年我同我爹來過這處,那時候他們對旁的一些人有很大的警惕心,不管我們經商如何,他們規定了到一處地方,不許走隨意的走動,還須有引路人才行,這引路的人,必須是外邦的人,若你犯事了,引路人就得受罰,或者死,”
孫依依先前來過,她還有印象跟阿瀅說著,
挽劍跟留影加上孫仰承以及櫻穀,則是在一旁忙著煮茶又是片肉。
都未來過外邦,對這裡還是好奇,這裡人的肉都是大塊的,
需得自己用小刀給切碎,這茶還能跟肉一起煮,也不曉得是什麼味道,
周圍像是她們這麼好奇的人不在少數,大多都是來經商。
阿瀅悄然打量周圍來往的人,一邊兒跟著孫依依學著煮茶,
先前傅景麟給她尋來的外邦方子,也是有這煮茶的,她嘗試之後,稍稍的改良了下,
這改良的房子,不管是冬日還是夏日都有不少客來,
到了冬日,她買的茶季加熱,裡頭方了少許的紅豆,格外的香甜又有奶香,姑娘跟幼童喜歡,
到了夏日,茶就放在冰窖裡頭涼過,這時多的是一些書生,或是外出回來的人要得多了。
就這單單一道茶,就給她賺了不少銀子,
如今瞧著格外正宗的外邦茶,阿瀅麵上笑意多了些。
淡淡褐色的茶入口,比在蜀州邊境客棧裡頭嘗的要味道重許多,
似乎裡頭有一些鐵鏽的味?很淺,她嘗過了後還能察覺得到。
試了兩口,阿瀅也不再入口,對她來說味道有些重,她不太習慣裡頭有旁的味道。
孫依依見阿瀅不在嘗試,也跟著放下手裡有幾分大氣之美的茶杯,
“有些喝不慣吧,我也有些喝不慣,我們中原清茶入口苦回味甜,他們茶和我們很不同,裡頭還會再放一些鹽,你瞧這上頭的罐子,還有醬油醋呢,每個人喜好的不同,外邦的茶可各式各樣。”
阿瀅先前未注意,桌子上放著的大大小小的瓶瓶罐罐,
還以為裡頭放著是其他的茶,沒想在外邦喝茶竟然跟做菜似的,放一些調料?
“你那些絹布如何了,方才我瞧好像有幾人都在問詢。”
早先過來的時,孫依依特意地囑咐了孫仰承拿著兩匹絹布,
如今就放在不遠處的台麵上,好幾人都過去打聽了。
“不著急,真正的大主顧還沒有來呢,咱們要的不單單是他們銀子,”
孫依依胸有成竹道,眼裡精光閃爍,銀子她有了,傅景麟囑咐,他們要的是彆的東西。
“阿瀅,你試試他們這邊的肉,”
櫻穀用小刀,學著旁人割下桌上麵燉煮過的肉,
還沾了一小碟綠油油不知何醬料,放在阿瀅跟前木碗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