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液體的顏色也從淺青色變成了更深的青色,與白砂糖的顏色不同。
這是因為常見的白砂糖製作有複雜的工藝流程,包括過濾、除味、脫色等多個步驟,最終才成為家家戶戶使用的白糖。
工廠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榨糖的原料品質參差不齊,多采用快速種植的甜菜、甘蔗,原材料質量難以保證,一顆壞甜菜或甘蔗就能毀掉一整車間的糖液,因此需要這些繁瑣的工藝。
而這些糖液是唐哲親手采集的,品質上乘,根本不需要這麼複雜的工藝。
而且那種白糖吃起來沒靈魂,就像甜味劑,除了甜味之外沒有新鮮榨糖的自然風味,談不上美味。
正如《舌尖》總導演陳小卿所說:任何食材想要有風味,都需要時間的沉澱,隻有足夠的時間沉澱才能讓食材展現出它本身的風味。
現在的東西啊,長得快得很,一隻雞,靠著飼料、快進模式,還有那24小時的日光燈,不到一個月就能擺上飯桌,有的快餐用的雞肉,倆星期就搞定。
擱在過去,這雞也就巴掌大,現在催一催,個頭是上來了,可吃著能香嗎?
但糖槭樹的樹汁不一樣,上百年的老樹,汁液慢慢沉澱發酵,味道醇厚著呢,唐哲一提取出來,那就是美味時刻。
現在這糖漿濃縮了,小火慢烤,香味越來越濃,那是大自然的饋贈,也是糖槭糖能成頂級甜品的秘密。
唐哲一靠近,就被這勾魂的甜香給絆住了腳,心裡直呼:哎喲喂,啥紡織機,啥衣服啊!
人不吃爽了,穿得再好有啥用?
於是,唐哲二話不說,改道直奔廚房。
一進門,就瞧見黃燕敏彎腰趴在爐邊,小鼻子一抽一抽地吸著糖槭糖的香氣,哈喇子差點兒沒流一地。
她周圍,一群小饞貓似的動物,跟黃燕敏一個德行,一起流著口水聞味兒呢!
特彆是那幾隻小竹鼠,聞到這味兒,圓溜溜的眼睛瞪得老大,活脫脫沒見過世麵的樣子,仿佛在說:哎呀媽呀,這是啥人間美味?
“滾滾滾!一群小吃貨,哈喇子流哪兒了?”
“這麼多人瞅著呢,圍著一鍋,不害臊啊?要不要臉?”
“就算你們不顧及臉麵,我還要呢!我都替你們害臊!”
唐哲無奈地瞅著這群小家夥,嫌棄地把它們轟到一邊。
小動物們被訓得雞飛狗跳,一溜煙跑到邊上,遠離了心愛的甜味。
“哼,這才像話。”
唐哲點點頭,迅速占領了最佳位置,狠狠吸了一口香氣!
“……”
“哎呀呀!鹹魚大王,你不害臊啊?”
“獨自享用的正確姿勢?”
“羞羞羞!鹹魚大王,我替你臉紅!”
“嘁,這就叫要臉?這也太有麵子了吧!”
“可憐的小竹鼠啊,媽媽給你們討公道!鹹魚大王太壞了!彆當他手下啦!”
網友們都對唐哲無語了,但想想,這不就是鹹魚大王的風格嘛!
他不這麼逗,多沒勁啊。
接著,唐哲接手了黃燕敏的工作,親自攪拌,好讓自己多吸點兒香氣。
鏡頭這時轉向了熬煮到後期的糖楓樹汁。
已經非常粘稠了,有點像麥芽糖那種,廟會上拉糖人的那種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