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教學係統,我覺得微內核是合適的,這樣方便同學們自主編譯靈活掛載各種模塊,如果是要作為一個生產係統,我還是傾向於宏內核。”孫彧說道。
一二節操作係統下課之後,他就跟著李老師到了一個辦公室,李老師要在這裡跟他的學生們,包括碩士生和博士生,開個會,路上李老師便問起了孫彧對宏內核和微內核的想法。
聽到孫彧的回答,李老師不置可否,到地方了,李老師推門進去,他的學生們已經圍著一張會議桌坐好了,李老師示意孫彧自己找個地方坐下,然後也走到會議桌一頭坐下。
李老師環顧了一下桌邊的學生們,似乎都來了,於是開口道:“今天是臨時叫大家來開個會,就不用你們彙報工作了,我這裡有一個操作係統的框架,我打算以這個框架為基礎,做一個教學係統,上個學期孫彧寫的文檔我就給你們看過了,潘智也去孫彧那裡複製了源碼,孫彧說他打算開放源碼,不知道你們看了他的代碼沒有?”
李老師說完,又環顧了一圈,但是隻有潘智說他看過源碼和文檔,其他人保持沉默,孫彧坐在牆邊的椅子上強忍著笑。
“文檔也沒看嗎?”李老師又問了一句。
這回終於約莫有一半人表示說看過,李老師也不是很在意的樣子,隻是對潘智說道:“你來講一講吧,大家有什麼看法可以提出來,反正孫彧也在,正好現場交流。”
讓潘智今天講一講當然是早有安排,而且是潘智跟李老師彙報過之後,李老師才安排開的這次會。
真說起來,操作係統的啟動過程這裡的人個個算是爛熟於胸,但是孫彧保證,他們沒有一個人能手工做一張啟動盤,因為這屬於細枝末節,不是一個研究生應該去研究的事情。
當然,大家也都是算是行內人,對於能夠手寫出來這麼一套程序的人,至少口頭上還是服氣的,畢竟不服的話,一句把代碼拿來看看就足以讓人閉嘴了。
而且,孫彧的係統框架大體上還隻是個框架,而這個框架完全符合大家現有的操作係統理論認識,甚至現在SUNIx的內核不論是宏內核還是微內核都靠不上,或者說還沒有開始分支,或者也可以說,現在正是分支的最好時機。
這也是李老師要大家來開會的原因之一。
潘智沒有深入講代碼,不然講一天恐怕都講不完,但介紹完SUNIx的框架和主要機製,也用了差不多一個小時,李老師於是宣布先散會回去吃飯,下午繼續過來討論。
不過李老師讓潘智和孫彧留了一下,“我有個打算,兩條腿走路,教學係統這邊用微內核,開放源代碼,另外打算再做一個宏內核的係統,獨立發展的同時,兩邊也可以互相參照互相利用成果。”
李老師這麼說當然不是來征求兩個人的意見或者想法,而是打算安排工作了,潘智很清楚,孫彧看潘智不吭聲,自然也不會多嘴,於是兩人靜靜的等著李老師的下文。
“這樣,潘智你負責教學係統這邊,孫彧你就繼續你的工作,你們兩個互相多交流,工作電腦的問題,回頭我給你解決。”李老師最後這句話自然是跟孫彧說的。
“好了,先這樣,下午孫彧你記得來聽一下,他們說什麼你可以聽一聽,但是哪些可以采納的哪些不用去管的,你自己要有數,還是剛才說的,你們兩個多交流。”
李老師說完,又交代潘智關窗關燈,出去的時候鎖好門,便起身離開了會議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