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姑娘、蘇信、秦正陽、胡阿佑和王德發,當這些人看到門外的陽光裡,燕然一步步走來,他們都不禁在心中想道:
再來一次?
這一次,小侯爺還會發現什麼秘密?
……
可是這一回,燕然剛剛跨過抱雲閣的門檻,步子就猛地停了下來。
在那裡停留了一下之後,燕然的目光穿過整個大廳,看向了驚鴻姑娘,曾經跳舞的舞台。
他徑直向著大廳裡走來,一直來到了李媽媽麵前。
“今天我第一次,帶著部下進來的時候,聽到裡麵有人唱歌。”
燕然看著李媽媽沉聲道:“唱得非常好,甜酥嗓兒,我記得第一句是……出門對大江。”
“剛才我還聽陳衙內說,他上樓之後,要的是整個抱雲閣裡最好的姑娘。”
“是不是就是她唱的那首歌?陳衙內水仙室裡的紫霄姑娘?”
“沒錯啊!”
李媽媽聽了之後,莫名其妙地點頭道:“那曲子是姑娘自己寫的,叫《紫霄曲》。”
“這調子我們都聽過很多次了,但是唱詞偶爾會變……”
“樂師呢?給我站出來!”
李媽媽這句話還沒說完,燕然就大喊了一聲。
於是樓裡所有的樂師,全都被叫了出來。
他們有的手裡還拿著鼓錘,有的抱著琵琶,一個個嚇得戰戰兢兢。
“今天這一首紫霄曲,有沒有人完整地記住唱詞?”燕然笑著對這些樂師說道:
“誰一字不差地寫下來,我有重賞!”
果然燕然判斷的沒錯,當紫霄姑娘唱曲的時候,甚至連她房裡的陳青藤都有可能光顧著看體型,沒注意聽歌詞。
但那些樂師,卻因為天生對唱詞的變化極為敏感,所以他們中間,很有可能會有人記住唱詞。
情況果真如此,一個樂師自告奮勇站出來,拿著紙筆一邊回憶,一邊把這首紫霄曲寫了下來。
燕然給他發了賞錢之後接過紙筆,坐在椅子上。
他一邊看著這張紙,一邊讓那個樂師照著之前的樣子,再唱一遍來聽。
那樂師想了想,隨即抱起琵琶,一邊叮咚彈奏一邊唱道:
“出門對大江,賣酒桃花舫,風姿獨自賞,煙雨在一觴。”
“擊水三千場,刹那百尺浪,金風玉露逢,人頌俠骨香。”
“西風卷長江,引弓射天狼,護趙邯鄲蕩,巍巍震大梁!”
待他唱到後麵那幾句,由於歌詞和曲調的變化,琵琶弦索彈奏得越發鏗鏘動人。
到了最後那句“護趙邯鄲蕩,巍巍震大梁”時,曲調更是不知不覺,變得慷慨激昂,哪裡還像青樓中唱出的靡靡之音?
大家詫異間,也聽得出歌裡唱的,是信陵君魏無忌救趙國時,侯贏和朱亥兩位俠士的故事。
沈紅袖姑娘聽著曲子,看到燕然手裡的筆,在那張寫著唱詞的紙上不斷寫畫。
姑娘忍不住湊了過去,目光落到了那張紙上。
燕然的筆,正在每一句唱詞的第一個字上,畫了一個圓圈……
當沈姑娘將這圓圈裡的字連在一起,在心中默念出來時,才念了幾個字,她便是嬌軀一震!
姑娘深深吸了口氣,一口氣念了下去:
“出、賣、風、煙,”
“擊、刹、金、人,”
“吸、引、護、衛!”
一霎時,念完這些的沈姑娘,覺得自己後背後頸上的汗毛,全都唰唰地豎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