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時後,結合查到信息和前世經驗,江飛宇心目中已經有了大概的思路。
未來20年整個互聯網的發展,從用戶行為習慣進行細分的話,可以分為兩條線。
一是以普通互聯網用戶來構建的需求畫像:社交需求、生活購物需求、娛樂需求、學習工作需求、安全防護需求……
如果以Q-Q、微信、微博、天涯社區這些充滿社交基因的平台作為用戶流量中心的話,左邊延伸出去就是網上購物、外賣、電子閱讀、玩遊戲、看電影、聽音樂等偏向於消
費娛樂型需求。
右邊延伸出去則是電話、郵箱、遠程會議、網約車、網上訂票、網上訂酒店等偏向於特殊功能性需求。
十幾億中國人民消費起來有多恐怖,想想養活了多少個像阿裡、鵝廠、京東、百渡、新浪等這些千億級彆的企業就知道了。
二是基於政府、企業、社會機構等單位用戶構建的需求畫像,互聯網改變的不隻是個人用戶,對整個社會生產經營模式的改變才是最大的。
所有的單位用戶從現在的紙質辦公模式,在未來十多年內變成電子化辦公,記得前世工信部統計的數據,到2016年中國將有上千萬個各種功能的應用係統應運而生,涉及軟件開發、電腦和服務器采購、硬件集成、數據中心建設、數據安全防護、係統運維等方方麵麵,想象以後全國上千萬家國企、私企單位,以及各個省、市、縣的不同政府單位產生的項目需求,還有最高的部委級國家項目,這是一個數萬億級的超級市場。
想想前世2009年江飛宇供職的那家軟件公司,隻是承接了幾個上億級的政府數據中心建設項目,公司老板就掙得滿盆缽,提前幾十年實現了財務自由。
後來江飛宇毅然決然辭職創業未嘗不是受這個因素影響,隻不過因為入場晚了,江飛宇的公司隻能承接一些大公司看不上的小項目,就算這樣,幾年後,江飛宇那個成立時隻有十來個人的小公司也在幾年內發展壯大到200多人,可見這個市場的規模有多大。
單單江飛宇後來創業後服務的鵬城市交通委員會這個政府單位,曆年來建設的係統就有幾百個,每年光是係統維護、升級費用就上千萬元。
而且,做政府項目可以為企業擴展政府方麵的人脈資源,老馬前世能乾掉同一時期的很多同類競爭對手,最終製霸電子商務領域。2000年以前他在給外經貿委做係統網站的時候,積累的很多政府人脈關係對他以後的事業產生了很多幫助。
不長的時間後,江飛宇就初步製定了一個三年期的創業規劃,社交平台還是要搞的,前期可以借鑒facebook的發展模式,畢竟這種模式已經得到充分論證,先搶占高校學生用戶,可以直白說,大學生用戶是當前中國互聯網用戶中質量最高的一批,以後伴隨著他們畢業走入社會,又成為各個領域的精英。
中國互聯網以後的發展趨勢是實名製,那麼提前用實名製注冊模式,基於校園人脈關係網絡,以虛擬社區+即時交友聊天為切入點,一開始就能積累一批高質量的初始用戶,同時由於差異化競爭,能夠暫時避免成為鵝廠的直接競爭對手,爭取猥瑣發育時間。
中期推出網絡遊戲、同城交友、貼吧、在線影音來增加平台的用戶粘性,擴寬社交平台的“護城河防禦能力”。特彆是帶有網戀性質的交友,Q-Q剛推出的時候,小馬哥帶著一幫員工冒充女網友吸引男網友注冊,那場麵要多辣眼睛就有多辣眼睛,女裝大佬的名號可不是白叫的。當然了,江飛宇還有更多的手段配合推廣。
社交平台前期都是燒錢經營,同步可以開發一些能夠快速套現的應用軟件,網吧計費管理係統就不錯,技術難度不大,江飛宇一個人就能搞定。
網吧計費管理係統裡麵還能夠捆綁自有的應用程序,以後配合其他應用做推廣,目前全國應該有2萬多家網吧,哪怕隻有百分之10的數量購買軟件,也能帶來大量現金流。
有了資金還可以開品牌連鎖網吧,江飛宇可是知道這個時候開網吧有多掙錢。自己網吧的電腦還可以裝自有的應用程序,這年代上網的人,很多還不會下載安裝應用程序,基本上網吧電腦上裝了什麼就玩什麼,作為另外一個增加用戶量的渠道。
……
而這一切的計劃起航,首先得從掙得第一桶金開始。
“盛大的陳老板,還有兩個多月時間,希望你不要讓我失望啊,我人生的第一桶金隻能從你身上薅羊毛了。”江飛宇很無恥的說道。
估摸著上機時間還有半個小時左右,江飛宇又登錄了國外的開發者論壇,下載了幾款免費的開發工具安裝包。
這個年代開發工具還不像20年後那麼多的開源平台,江飛宇習慣用的Java開發工具都沒幾款,JDK版本還是後世早已淘汰的1.3版本,將就著用吧。
趕在老板過來通知叫下機前,江飛宇把安裝包上傳到郵箱,沒有自己的電腦就是不方便,每次都要重新下載再安裝。
江飛宇慢悠悠往宿舍走,想著終於製定好了創業方向,也算開了個好頭,剩下就是按部就班落實了,這令他心情愉快了不少,連腳步都輕快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