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裡搜索“重生我的大學時代?小書包小說網小說網(())”查找最新章節!
其實,在江飛宇心裡,他最想幫助的反而是剛才房間裡麵那個孤獨的小男孩,以及另外兩個得了重病的小孩子。
他們在如此弱小的年紀,甚至對這個世界還沒有一個清晰的概念,就經曆了許多人一輩子也沒經曆過的磨難,命運對他們來說太苛刻了。
我們相信每一個生命都會對這個這世界產生眷戀,不管是白發蒼蒼的老人,還是懵懵懂懂的幼兒,這是我們對生命最基本的敬畏。
誠然,以江飛宇如今的身家,他也能幫助一兩個孩子,多一點的算6、7個,但是他無法幫助更多的人,這個世界上需要幫助的人太多了。
江飛宇想起前世看到過的一句話:看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要看它對待弱者的態度;衡量一個人的文明程度,要看他對生命的態度、看他對自我生命的意識、看他珍視他人生命的情感。
碰到問題,江飛宇習慣於用互聯網的思維來解決問題,此時此刻,他的腦海中已經有了一個很好的點子。
對於如何做,其實後世已經有很好的借鑒經驗,江飛宇首先想到的就是後世那些廣為人知的公益平台,像水滴籌、輕鬆籌、無憂籌等這些免費大病籌款平台。
現在他要做的隻是把後世的經驗,提前十幾年照搬過來就行。
做這種公益平台,不但能夠幫助到需要的人,也能夠贏得社會各界的讚譽。
隻要平台不是為了謀私利,一心一意撲在公益慈善上麵,做這樣的籌款平台同樣能夠為江飛宇和飛宇科技積累豐厚的政治資本,哪怕他不從政,也能憑此躋身到那個社會層次。
往深一點想,以做公益慈善的名義反而更容易打通與銀行的支付通道,之前江飛宇一直沒有想好怎麼打通第三方支付的口子,現在就是個很好的契機。
就這會的功夫,江飛宇連平台的名字都想好了,就叫做陽光-籌。
也許這個世界上有很多陽光照不到的角落,陽光-籌的作用就是把所有人的愛心彙集成光和熱,照進這些灰暗的角落。
越想越興奮,江飛宇馬上把自己的想法跟於院長說了。
“小江同學,這樣真的行嗎?你說的這個在互聯網上籌款靠譜嗎?捐款不都是現場把錢往捐款箱裡麵塞的嗎?”於院長聽完後,疑惑地問道。
忘了,於院長年紀大了,對“互聯網募捐”這種新事物有點理解不了。
江飛宇解釋道:“於院長,咱們換個思路。那種現場捐款的模式,能夠知道捐款這件事的人,了不起就幾千人,有個上萬人都是往大了說了。互聯網則不同,全國上網的人有幾千萬,哪怕隻有十分之一的人看到捐款信息,也是幾百萬的人。就算100個人裡麵才有一個願意捐款的人,幾百萬人的體量,多少也能有幾萬人捐款。”
於院長聽到幾萬人這個數量,瞬間眼神就亮起來,哪怕一人捐1塊錢,也有好幾萬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