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裡搜索“重生我的大學時代?小書包小說網小說網”查找最新章節!
4月10日,今天是全國高校形象大使選舉大賽頒獎的日子。
大賽從3月9日開始,到4月7日結束,整個大賽活動曆時30天,終於角逐出了全國50強。
得票數最多的是來自帝都大學的蘇歆韻,以368214的總票數位列第一。
賽製前半段一直暫居第一的孫佳穎,最終以343176的總票數位列第二。
第三名是來自複旦大學的陳曦雲,總票數330623票。
……
前十名的獲獎者得票數都在20萬票以上,11名到50名的參賽者得票數普遍在20萬——10萬之間。
整個活動期間,參賽的大學生人數超過24036人,最終能夠獲獎的也隻有前50名,11名到50名獎金也隻有1000元,真正獲得大獎的還是集中在頭部的前十名,大賽最終隻能是少部分人的狂歡。
其實在比賽的後半段,就提前催生了一種現象——刷票。
這種後世才有的現象,因為飛宇科技的網絡投選票賽製而提前出現,所以說互聯網真的擁有無限可能,隻要有一個新創意,就能衍生出無數的輔助產業。
有刷票需求的主要集中在排名前100的參賽人,哪怕是第十名的獎金也有1萬元,總排名接近前十的人,為了獲得更多的票數,直接花錢找人刷票。
這種刷票行為主要為線下交易,而且幾乎都集中在網吧發生。
剛開始隻是熟人之間叫朋友幫忙拉個票,因為每一個用戶隻能給一個參賽人投三票,一些每天簽到的用戶手上總會有富餘的票,後來就自發地形成了這種刷票的交易。
特彆是學校附近的網吧,那段時間每一個去網吧上網的人,開機後第一件事就是先簽到領積分,積分夠了就兌換成選票,先攢著。
網吧多的是那種“黃牛”性質的小中介,一毛錢一張選票,大把的“黃牛”在收,現金交易不二價。
整個活動結束後,飛宇科技最大的收獲不是“財大氣粗”的虛名,而是實打實的飛信注冊用戶的暴增。
截止4月8日統計的數據,飛信的注冊用戶已經達到了596.28萬人,就差那麼幾萬就能摸到600萬的邊。
當然了,對外宣傳可以號稱注冊用戶超過700萬也是沒問題的,反正像注冊用戶數據這種核心機密在公司也就幾個人知道,稍微誇大些也沒人能證實。
整個活動期間,飛宇科技為本次大賽支出的各項費用達到了162.04萬,
用160多萬元人民幣換來350多萬的新增飛信用戶,這筆賬到底值不值,那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反正在2002年這會,大部分人都覺得飛宇科技是“人傻錢多”,免費給用戶去使用平台就是極限了,居然還花錢去招攬用戶注冊。
甚至在飛宇科技內部,下屬的部門領導也不理解江飛宇的這種做法,隻不過在公司裡江飛宇是一言堂,其他人都是領工資的,老板願意撒錢,大家照做就是了。
隻有江飛宇知道鵝廠這座大山給他的壓力有多大,上輩子對方能夠一路絕塵地發展成橫跨幾十個領域的商業帝國,除了創始團隊的眼光和才能,氣運也是無與倫比的。
以前的江飛宇是個純粹的唯物主義者,對這些玄而又玄的東西是不信的。
這輩子既然連重生都碰到了,如果有人說小馬哥、老馬這些人是“時代的寵兒”、“命運之子”什麼的,江飛宇也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