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彆是,互聯網能夠讓青少年成癮,時至今日,還有少部分互聯網企業還在擔心,哪一天國家承受不住社會的輿論壓力,把互聯網給取締了。
所以,這次互聯網行業峰會,官方一召集,互聯網同行都蜂擁而至,不說官方邀請的各類專家,能夠跟如此多的同行聚在一起交流,也算是物有所值。
彆看老馬、小馬、老李等人後世很牛逼,在如今企業剛起步的年代,他們自己做的每一個決策也要小心翼翼地通盤考慮。
老馬同學為什麼熱衷於舉辦“西湖論劍”,主要目的還是為了跟同行多交流,互聯網企業“閉門造車”要不得,還要多開闊眼界。
言歸正傳,這個時候方景山、嚴律行等幾位研究行業的專家就成了“香餑餑”了,一個接一個的企業代表向這些專家進行提問。
江飛宇沒有上前去湊熱鬨了,他今天已經出夠風頭了,不需要再畫蛇添足了。
可以毫不客氣地說,他對行業脈搏的掌握比在座的所有人都準,這是對整個時代“勢”的把握。
他做的所有發展決策都是上輩子無數同行已經驗證過的,甚至可以說是無數互聯網企業前赴後繼地走過,才趟出來一條正確的路。
彆以為如鵝廠和阿裡等互聯網企業一路笑到了最後,就以為他們的發展之路是一帆風順的。
他們也有投資失敗過,決策失誤過更是不計其數,隻不過人家輸一次沒有“傷筋動骨”,修養一段時間還能再戰。
底子厚的企業,容錯率高,經得起失敗;容錯率低的企業,往往失敗一次就一蹶不振。
當然了,也不是沒有代價,決策失誤和投資失敗,往往意味著股份的稀釋,看看後世的互聯網巨頭,創始人還能保持百分之25以上的股份,就已經是個很不錯的比例了。
飛宇科技發展到現在的規模,江飛宇還能保持百分百控股,就是因為他走的都是正確的道路,他沒有為決策失誤“買過單”。
下午的時間匆匆而過,企業代表和專家討論結束後,吳司長代表主辦方對本次峰會致了閉幕辭。
整體來
說,本次大會效果是顯著的,參會代表都各有收獲,一個最顯著的作用就是堅定了各個互聯網企業的信心,有了信心才會一往無前地發展下去。
起碼,對於江飛宇來說,他本人和飛宇科技都在這次大會上露了臉,無形中做了一波廣告;結識了一幫後世的互聯網大佬,擴寬了自己的人脈圈子;還成交了幾筆合作,這些都是實實在在的收獲。
一直到後世還有人覺得舉辦這種峰會有點“勞民傷財”,大家就聚在一起論資排輩、吹吹牛皮,基本上沒什麼意義。
這些官方領導和互聯網企業又不傻,彆把人家都當成無聊的“凱子”,好像隻有自己一個聰明人一樣,發表評論之前,先看到自己站得是否有人家那麼高。
套用一句古話:子非魚,焉知魚之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