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七章 雙核技術(2 / 2)

“雙核瀏覽”概念最早是傲遊在2010年首次提出的,即一個瀏覽器擁有兩個內核,傲遊3的核心就是“IE+Chrome”,用戶可以快捷切換。

由於IE瀏覽器在國內的普及率非常高,所以造成了後世很多網上銀行和支付係統隻支持IE的Trident內核,其他瀏覽器訪問根本無法進行正常支付和轉賬等業務。

“雙核瀏覽”主要就是為了解決兼容模式問題,兩個內核可共用瀏覽器的所有功能、共享所有數據,並且在內核切換時不丟失登錄。

所以,江飛宇打算初期使用IE的Trident內核+網景的Gecko打造雙內核瀏覽器。

等過幾年,其他瀏覽器內核也開源了,再把Gecko替換成Webkit,或者是Chromium。

陳琪宏提出了一個疑問:“老板,IE的Trident內核不是開源的,我們怎麼能夠拿到呢?”

江飛宇對此早有準備,解釋道:“我們並不需要拿到IE的內核源代碼,IE內核是Windows?API的一部分,通過接口就能夠隨意調用,所以,隻要是Windows操作係統的電腦,都沒有問題。”

“居然還能這樣搞!!!”陳琪宏等人如夢初醒。

這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思維誤區了,隻要跳出原來的牛角尖,你會發現,解決問題的思路居然如此簡單。

後世,國產瀏覽器大都是基於IE內核搞的,也沒見過這些公司給微軟版權費,就是因為人家另辟蹊徑。

對於微軟來說,從它將IE?瀏覽器跟?Windows?操作係統捆綁在一起,免費給用

戶使用開始,他也不指望能夠通過瀏覽器能夠掙到錢。

彆的公司調用它的IE內核,是一件樂於其見的事情,反正核心源代碼還是掌握在自己手中。

解決了瀏覽器的問題,郵箱相對簡單一些,畢竟是一項很成熟的技術了,市場上可以借鑒的產品也很多。

電子郵箱的開發難度主要集中在兩點:一是發送郵件和接收郵件;二是創建與解析郵件內容。

一個完整的鏈路應該由郵箱客戶端和郵箱服務器組成,這其中還會涉及跟其他郵箱服務器之間的數據往來。

郵箱服務器上存儲這眾多的郵箱地址,這些郵箱地址可以看成是現實生活中的通訊地址,用戶可通過這個地址接收彆人發來的Email和向彆人發送Email。

中間通過不同的通訊協議進行數據交換,如:SMTP、POP3、IMAP等。

因為,郵件內容是在互聯網上傳輸,為了郵件的安全,肯定不能用明文傳輸,這會涉及到數據的加/解密傳輸問題,這就用得到曹教授主持開發的那一套安全防護體係。

要說電子郵箱,江飛宇比較欣賞的郵箱就是foxmail,它的開發者正是被稱為“微信之父”的張小龍。

1997年,張小龍自己開發的foxmail郵箱就已經上線,並且在2000年把foxmail賣給了博大,作價1200萬。

所以,牛人就是牛人,人家在2000年以前,單槍匹馬開發的一個程序就值1200萬元,你不服不行啊!

等江飛宇講解完所有的內容後,研發部現場討論了一會,給出了一個比較粗的開發計劃。

網上商城預計要3-4個月的開發時間,瀏覽器和郵箱都要半年左右的開發時間。

就這樣,研發部下半年的開發任務就定了下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