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裡搜索“重生我的大學時代?小書包小說網小說網”查找最新章節!
這個時候,第二考場內,江飛宇已經開始審第二道係統設計與實現題。
第二道題是一道算法題:矩陣快速冪。
矩陣快速冪顧名思義,就是把多次矩陣乘法用快速冪的形式算出,一般常用於遞推的優化,可以看做是普通快速冪的進階算法題。
江飛宇隻是思考了幾分鐘,就構思好了邏輯,並開始重新敲代碼了。
後世的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應用,底層的基礎都是算法應用,江飛宇對各種算法還是挺熟悉的,這對他來說沒什麼難度。
而此時,連進度最快的曹文萱,也隻不過完成了第一題的百分之75左右的開發量,加上個人測試和微調的時間,她起碼還要15——20分鐘的時間。
大部分人的開發進度集中在35%——50%之間,這代表了正常水準。
下午的競賽共3道題,競賽時間是5個小時。
按照這幫本科在校生的平均編程速度,每道題編程所需的時間在1.5個小時左右。
加上個人測試功能和代碼修改調整的時間,5個小時是非常緊湊的。
出題人給的考試時間如此緊湊,就是人為設一道“坎”,把頂尖的那一小批人篩選出來。
這一小批頂尖的參賽者,不用說,肯定是以曹文萱為代表的那一小撮人。
可能連出題人都沒有想到,會碰到江飛宇這樣的“實力變態”的參賽者。
工作人員所在的機房內,其中一個姓鄒的工作人員向吳方熊問道:“老吳,剛才最快提交的那版程序,測試得怎麼樣了?”
吳方熊一邊記錄,一邊驚歎道:“說來你們可能不信,10組測試樣例都測試過了,全部準確通過。”
“不會吧?這個參賽者這麼牛嗎?隻用半個小時就開發出來,質量還能跟得上!”
吳方熊打開了江飛宇備份在服務器上的程序源代碼,說道:“這還不是最牛的,你們過來,我讓你們看一些更加歎為觀止的東西。”
兩人的對話吸引了其他的工作人員的注意,反正暫時還沒活,周圍的人都圍了過來。
“這!!!!怎麼可能?他的代碼簡潔到這種程度!”所有人看到源代碼後,都露出了震驚的表情。
實在是江飛宇的代碼太簡短了,比正常的一半還要少。
他們也是搞編程的,對於“搜索”這道題也有自己的估算。
即使他們自己來寫代碼,代碼的長度也要江飛宇的好幾倍。
吳方熊緩緩地解釋道:“我剛開始看到的時候也難以置信,我特意用他備份的程序版本,在另外一台服務器上部署了,結果功能完全沒有差異,特彆是他的很多編碼技巧,實在是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這個參賽者是誰?是水木大學的吧?”圍觀的工作人員轉而對開發者的身份好奇起來。
在他們看來,這麼牛叉叉的實力,也隻有前兩屆的衛冕冠軍——水木大學才能培養出來吧!
吳方熊從庫裡調出江飛宇的個人信息,說道:“第二考場,79號,姓名江飛宇,來自帝都理工大學。”
“居然不是水木大學的!!!”
這個結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除了吳方熊這個知情人,他剛看到的時候,也是差不多也是這種表情。
其中一個工作人員想到了另外一層,感慨地說道:“現在,就看程序能不能運行到考試結束了,如果真的堅持到考試結束,這道題,很多人的性能指標得分,估計是一分也拿不到了。”
在場的人深以為然,現在就拭目以待了。
然後,這幫工作人員紛紛從服務器裡,把江飛宇備份的代碼拷了過來,打算親自研究一下,怎麼個神奇法。
反正閒著也是閒著,難得碰上這種高手。
下午14點03分,曹文萱把自己修改好的代碼版本部署到了對應的服務器上。
江飛宇是13點41分把程序部署到服務器上的,這也就意味著曹文萱在第一題上與江飛宇差距是22分鐘。
以江飛宇的技術水平,他那一版的程序運行到競賽結束完全沒有絲毫的問題。
這也就意味著,曹文萱在第一題上就跟江飛宇差了22分,雙方的分差立馬反轉。
曹文萱下意識地往江飛宇那個方向看去,此時江飛宇正在專心敲代碼,她也猜測不出來江飛宇的進度到底怎麼樣了。
由於下午的競賽內容基本上不存在抄的可能,監考老師對她這種明目張膽看的行為也就不加理會了,隻要不說話影響其他人考試就行了。
但是,以曹文萱對江飛宇的了解,這家夥編程的速度肯定比自己快,曹文萱心裡生出一股緊迫感,抓緊時間審第二道題。
彆看她在外人麵前表現出一副對江飛宇甘拜下風的樣子,隻要有機會,誰不想在正式的比賽中贏江飛宇這種“技術大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