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裡搜索“重生我的大學時代?小書包小說網小說網”查找最新章節!
除了眾人帶來的吃食,還有周大爺自己準備的一些花生、瓜子之類的小零食。
周大爺出來見大家都是乾坐著不動手,招呼道:“娃娃們,大家自己拿東西吃,到了大爺家裡就當自己家裡一樣,都彆客氣。”
馬政邕也勸道:“沒事,大家都吃吧,來這裡不用拘束。”
有了兩人的勸說,大家這才放開拘束,就這麼一邊吃零食,一遍聊著天。
“周大爺,您這麼大年紀了,怎麼還沒頤養天年?我看您幾乎每周都在報刊亭那裡守著。”江飛宇問出了心中的疑惑。
周大爺慢悠悠地搖著自己的小鋪扇,笑道:“主要是閒不住,退休後一下子沒事做了,渾身不舒坦,所以就找街道辦的同誌安排了點活乾。”
“周大爺當時找到我們街道辦的時候,我們還挺為難的,大爺畢竟80多歲的高齡了,後來有同誌提出讓周大爺幫照看一下報刊亭,就坐著收一下錢就行了,也不用花費什麼力氣,每周工作4天,一天7小時!”
這個事情馬政邕還真得解釋一下,要不然容易讓人家誤解街道辦沒有安排好退休的老同誌。
“周大爺,那個木人樁是您在用嗎?練功打拳用的嗎?”吳海興興致勃勃地指著牆角的樁子問道,還揮舞了幾下拳頭做示範。
看來不止江飛宇一個人好奇。
“那是我平時用來鍛煉身體的,打打拳,鬆鬆脛骨!”周大爺謙虛道。
“周大爺,您練的什麼功夫?鐵砂掌、八卦掌、武當長拳、大力金剛掌法......練成之後是不是能以一抵十,以一抵百?”
問這話的是範文凱,看來這小子平時沒少看武俠小說,說出的拳法名字都帶著濃濃的武俠風。
周大爺笑道:“哈哈哈......小娃娃,沒你說的這麼神呼,都是我以前在部隊裡麵學的軍體拳、格鬥術,以及北方流傳的一些拳法。以一抵百有些誇張,不過軍隊裡麵搏擊術比較厲害的士兵,確實能夠一人對付十幾個成年男子。”
周大爺興致很高,不顧馬政邕和江飛宇的勸阻,非要在木人樁上打了一遍拳法,演示給幾個小娃娃看。
看得馬政邕和江飛宇是心驚膽戰,周大爺畢竟80多歲了,萬一閃到腰或者受點什麼傷,大夥就難辭其咎了。
“好......”
“啪啪......”
周大爺果然不是吹的,年紀這麼大了,打起拳來虎虎生威,拳頭打在木樁上梆梆作響,惹得一群人紛紛叫好。
好在周大爺演示了1分鐘左右就收手了,打完拳後一點也看不出氣喘的樣子,看來還是有兩把刷子的。
接下來,大夥就很自然地把話題聊到了最感興趣的軍旅生涯,特彆是周大爺6架擊落數的戰績。
“那是1937年,當時我還不到19周歲,正在武漢大學讀大二,盧溝橋事變爆發後,全國掀起了一股抗日救國的熱潮......”
周大爺用自己獨特的情感,開始講述那個救國存亡時期的故事,所有人的思緒也隨著周大爺的口述,一起回到了那個戰爭年代。
抗戰爆發後,老蔣先後發表了《對於盧溝橋事件之嚴正表示》、《告全體將士書》等宣言。
特彆是那句“地無分南北,年不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戰之責”還是讓人聽了挺熱血沸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