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間的推移,排隊的隊伍也越來越長,長到許仕林已經看不到隊伍的末尾了。
等著也是無聊,幾人開始閒聊。
大部分時候隻有蔣藝寬和程敏惠在說,許仕林偶爾能插上幾句。
至於柳佳音,許仕林剛開始以為這個女孩比較內向。
接觸久了才發現,她不是內心,而是隻對自己感興趣的話題發表意見。
簡單地說,蔣藝寬和許仕林兩人不是她的菜,讓她完全提不起聊天的興趣。
這個姑娘此時就從隨身的小包裡拿出指甲鉗,借著路燈的光用指甲銼摩自己的指甲,對三人的聊天完全不感興趣。
3人聊天組這裡,蔣藝寬此時就像一隻開屏的孔雀一樣,一直試圖用語言表現自己,吸引兩位女生的注意力。
剛開始,三人聊的是學習上的話題。
不過蔣藝寬學藝不精,經常隻能講個大概,而且錯漏百出,被程敏惠這個學霸批得一無是處。
後來,蔣藝寬變換思路,講家鄉的風土人情以及男生宿舍的趣事。
各種牛皮使勁吹,程敏惠閱曆有限也識彆不出來,這才讓他找回了自信。
許仕林有些憋屈,他好像思維老是慢半拍,有點跟不上二人的節奏。
就好像他們二人是“逗哏”,而他隻是一個沒幾句正經台詞的“捧哏”一樣。
許仕林的性格
還是相對內向了一些,也不像蔣藝寬那樣能說會道。
以前還不覺得,現在有女生在場,這個表現欲上來了,就發現自己嘴笨了。
好不容易熬了50多分鐘,隊伍前麵開始出行輕微的騷動。
原來各種坐在地上、報紙上、板凳上的人,開始站起來整隊,這是要開始放行了。
4人趕緊把報紙折疊好收起來。
過了幾分鐘,前麵的隊伍才開始緩慢挪動起來。
隊伍一路往前,挪動了得有7、8分鐘,才輪到許仕林等人。
查驗了身份證,做了安檢,4人隨著人群進入廣場區域。
許仕林等人是從東入口進入的,此刻他們的位置就在廣場北麵,金水橋東側,長安街畔的位置。
天安門城樓近在眼前!
這不是課本上的圖片,也不是電視上看到的畫麵,而是一種身臨其境的體驗。
許仕林說不出這種感受,但是心情很激動、很自豪就對了。
其他三人也都差不多,大家都是外地人,這還是第一次近距離觀看到天安門城樓。
此時,他們4人所處的這個位置,觀看國旗護衛隊出來的英姿肯定是絕佳位置,不過升旗的過程中容易被遮擋。
而且,既然來看升國旗,肯定是越靠近旗杆越好,這樣才能看到國旗冉冉升起的過程。
人群也大部分往旗杆方向彙集,都想占據絕佳的觀看位置。
眼看兩位女生已經往旗杆那邊去了,蔣藝寬提醒道:“林子,不要磨蹭了,我們去旗杆南側那邊。”
“哦,來了。”
許仕林隻能放棄了在人群中尋找其他室友的想法,趕緊追上其他三人。
一番波折之後,許仕林等4人在旗杆南側占據了有利地形。
這裡離旗杆隻有幾十米的距離,雖然不在中軸線上,不過已經算是很好的觀看位置了。
漸漸的,彙入廣場的群眾也越來越多,密密麻麻,起碼得有好幾萬了。
而且,還有群眾在不斷地進入廣場,那些排隊靠後的人,能夠占據的觀看位置就沒那麼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