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八章 坦白(2 / 2)

“人才呀,這種絕境之下,演技還能超水平發揮!”好吧,這種奇葩的腦回路,屬於江飛宇。

隻有張冠鵬,不甘心地問道:“紫涵,為什麼?”

“為什麼?讓我來告訴你為什麼吧!因為我爸做生意經營不善,不僅家裡的中藥材廠瀕臨倒閉,還欠了銀行幾十萬的外資......”

其實,徐紫涵家的中藥材加工廠,去年還經營得好好的。

年前,江飛宇蹭車回去的時候,徐紫涵的父親——徐正煒,才剛提了一輛奧迪A6新車不久。

按理說,這種實業廠子就算經營不善,也不至於半年多的時間就被逼上了絕路呀!

這事啊,還要從半年多前說起。

今年2月份的時候,徐正煒在一次酒桌上,認識了一位來自寶島的投資商。

巧了,這位劉姓投資商也是做中藥材生意的,主要從大陸采購各種中藥,販賣到東南亞各地。

這年頭雖然西醫盛行,中醫勢微。

不過,基本上有華人圈子的地區,都會有中藥的需求。

而且,可能大家都有一個誤區,以為中藥就一定是用來治病的。

其實,中藥還有一個大的分支,叫做香料。

如:花椒、大料、胡椒、桂皮、丁香、豆蔻、山奈、良薑、小茴香、白芷、香葉、甘草、草果等這些。

很多原本是作為藥用的中藥,因為有提香的功能,逐漸變成了食物烹飪中的香料。

所以,包括寶島和東南亞地區,對中藥的需求量還是蠻大的。

這位劉姓投資商這次來內陸地區考察,主要就是想尋找一個穩定的中藥材供應和初加工基地。

望闐縣不是他考察的第一站,也不是最後一站。

既然是個大客戶,徐正煒當然滿心歡喜地帶著這位投資商,參觀了自己的中藥加工廠,還去了山裡考察中藥的生長環境。

<b

r>????參觀過後,這位劉姓投資商對望闐縣的中藥材品質是讚不絕口。

不過,人家也提出了一個問題,產量太低了,根本無法支撐起他需求量。

好不容易碰上一個大客戶,豈能讓他從眼前溜走。

可無論徐正煒怎麼“公關”,對方還是不肯鬆口。

對方晾了徐正煒幾天後,提出了另外一種合作思路:租用農戶的土地,種植中藥材。

按照對方的投資方案,一旦計劃落地,將有望在望闐縣形成一個種植、采集、加工、銷售為主的中藥材基地。

說真的,對方的合作思路讓徐正煒大受啟發,仿佛給他打開了一扇窗戶。

過去,他中藥材加工廠所需的原材料,都是從農戶、山民手裡收購的。

而這些農戶和山民的中藥材,要麼是零星種植的,要麼就是在山裡采的。

徐正煒的中藥材加工廠,一直發展不起來,也是因為原材料的短缺。

所以,每當到了藥材收購季節,徐正煒手下的采購員都是奔赴周邊各個縣,跟不同的藥材采購商爭奪貨源。

如果這個中藥材基地真的建起來,徐正煒的中藥材生意起碼能夠擴大10倍以上。

而且,望闐縣作為貧困縣,一直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支柱產品。

所以,這個中藥材基地不但能夠促進縣裡的經濟發展,還能增加農戶們的收入,怎麼看都是一舉多得的產物。

徐正煒聽到投資計劃後,一整夜都睡不著,第二天就拉著對方去見了縣裡的領導。

縣領導自然是對投資計劃十二分的滿意,加上劉姓商人台胞的身份,對投資計劃更是各種開綠燈。

不得不說,在這個年代,招商引資一直是政績的重要考量指標。

地方政府對來大陸投資的各種商人,提供支撐力度還是非常高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