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裡搜索“重生我的大學時代?小書包小說網小說網(())”查找最新章節!
江飛宇等人一走到前台,就看到了一群人在休息區坐著。
這一行人總共11個人,4男、7女。
除了3個年紀大一些的像老教授,其他都是20多歲的年輕人。
其中4個年輕人還拖著行李箱呢!
江飛宇還在人群中看到一個意外的熟人——沈君蘭。
不過,聯想到沈君蘭在外語方麵的天賦和她的家庭背景,好像又有點順理成章了。
給涉密部門乾活,除了技術專長過硬,家庭背景肯定也得可靠。
沈君蘭看到江飛宇的時候,還調皮地眨了一下眼睛。
人群中,一個穿職業裝的年輕女性看到江飛宇,趕緊站起來說道:“江先生,您好,我是唐心霖,和康年琪是一個部門的同事,也是本次翻譯工作的駐場聯絡人,以後還請您多多指教。”
江飛宇不敢怠慢,跟對方禮節性地握了一下手,歡迎道:“唐女士,您好,歡迎您和諸位專家的到來。”
然後,唐心霖給江飛宇介紹了一下這10人翻譯小組的人員身份。
首推的是倪曼紅教授,一位50多歲的老大姐,本來是教育出版社專家級的翻譯顧問,精通英語、法語、西班牙語、拉丁語、丹麥語,臨時抽調過來支持一段時間。
薛汝誠教授,男,46歲,帝大外國語學院的在職教授,精通英語、俄語、日語、韓語,並能熟練使用阿拉伯語。
薛教授本身在學校也有課,一周隻能過來幾天,不常駐。
最後一位男性翻譯專家是趙華章,男,45歲左右,人民報的外文專欄副主編。
他有15年的駐外記者工作經曆,足跡遍布七大洲四大洋。
本身精通英語、德語、法語、葡萄牙語、阿拉伯語、印地語,並能夠熟練使用其他6種小語種語言。
連最冷門的尼日利亞-剛果語係,他也會說。
這三位大佬,就是負責主持翻譯校對工作的權威專家。
(怎麼地,3位還夠啊?這種級彆的專家,江飛宇一個都請不到,你還想10個都是啊?)
剩下的2男、5女,這7位年輕人才是具體乾活的人。
一部分是從各高校主修外語的研究生中抽調,比如其中一男一女,就是薛汝誠教授帶的在讀碩士研究生。
沈君蘭雖然才大四,但是她本身天賦好,能熟練使用多種語言,這才是她能入選的原因吧!
另外還有1男、1女看起來成熟一點,二十七八歲左右。
唐心霖隻是介紹了兩人的姓名,以及擅長的語言,具體工作單位也沒細說。
江飛宇猜測,這兩人應該是從機關單位裡麵抽調。
所以,不方便介紹他倆的來曆。
江飛宇又介紹了自己這邊的3個領導:陳大軍、俞洪博、曹心蕊。
陳大軍作為這個項目商務層麵的對接人,本身就會接觸到項目。
俞洪博作為技術負責人,他肯定跑不了的,這個項目由他親自牽頭研發。
曹心蕊本身不接觸項目,她主要為這11個人的駐場翻譯工作,提供所需的各種後勤保障。
所需的各類辦公用品支撐,比如各類電腦、桌椅、文件櫃、打印機、掃描儀等雜七雜八的東西。
甚至於吃飯的問題,如果他們提出來的話,也是由曹心蕊這邊協調解決。
一番介紹後,江飛宇客氣地將眾人引進辦公區。
眾人辦公所需的辦公室,今天早上就準備好了。
這裡原來是一個中型會議室,有40多平米大。
裡麵的桌椅都是比較高檔的,這個倒是不用換。
臨時從彆的部門搬了幾個文件櫃進來,供他們放東西用。
再根據他們的需要,配幾台電腦就能開工了。
至於,需要的一些外文書籍和翻譯工具,他們都是自帶了過來。
剛才江飛宇還疑惑,幾個年輕人來工作,怎麼還拖著行李箱?
現在知道了,人家把書裝在行李箱裡帶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