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裝備部處長葉知章提供的那份資料上,赫然就是介紹這個江飛宇的詳細信息。
倒不是江飛宇犯了什麼事,引起了軍方的注意。
事情還得從頭說起。
上次江飛宇跟陸武濤閒聊的時候,聊到過沈君蘭的父親。
不過,陸武濤也不好明說沈建軍是乾嘛的!
隻是含糊地提示是車子的形狀,發射的東西“轟”的一聲後會爆炸。
其實,陸武濤描述的是導彈發射車的形狀。
江飛宇自己腦補出來的是坦克的形狀,自認為是裝甲部隊。
其實,沈建軍根本不是什麼裝甲部隊的指揮官,人家是導彈部隊的實權將官。
導彈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攻擊型導彈;另外一類是防禦性的導彈。
攻擊型導彈,按照射程分為短程導彈、中程導彈、遠程導彈。
一般有路基發射架、潛艇發射、水麵艦艇發射、車載發射架幾種。
防禦性的導彈主要分為以打擊戰機為主的防空導彈,以及攔截攻擊型導彈為任務的攔截導彈。
這次沈建軍回來帝都公乾,就是為了部隊裡新裝備的一款車載短程攔截導彈。
準確地說,是為了攔截導彈的係統。
之前,為了適應草原地區的快速反應作戰需求。
沈建軍所在的北方軍區,向總?裝備部提出了研發一款車載短程攔截導彈。
總?裝備
部把任務交給了下屬的導彈研究院。
導彈研究院不負所托,花了1年多的時間研製出了成品武器。
這款攔截導彈交付部隊實地測試一段時間後,各方麵的性能確實不錯。
不過,就是有一點不儘人意,那就是同時跟蹤目標數太少了。
製約攔截導彈係統的同時跟蹤目標數,核心瓶頸還是軟件的算法問題。
北方軍區很早就把整改意見反饋到了導彈研究院,不過攔截導彈的係統升級一直沒有比較好的進展。
直到昨天,導彈研究院的總工程師和總?裝備部的處長到北方軍區實地交流的時候,提出了一個新的解決思路:把攔截導彈係統的算法,外包給導彈研究院以外的人幫研發。
總工程師提出這個思路後,北方軍區的首長們都有點懵。
一直隻聽說過軍用技術轉民用。
還是第一次聽說研究尖端軍事武器,需要向民間機構或者個人求助的。
因為在正常人的印象裡,最尖端的技術,肯定都在軍隊裡。
直到總?裝備部處長葉知章詳細介紹了江飛宇的情況,加上有總工程師的推薦。
北方軍區的首長們抱著試試看的態度,也沒啥好反對的。
反正他們隻要滿足需求的成果,至於成果怎麼來的,他們不管。
所以,這次沈建軍回來帝都公乾,也就是為了這件事。
而那位推薦江飛宇的總工程師叫陸國安,他有個兒子,叫陸武濤。
而此時,帝都理工大學裡,剛接完陸武濤電話的江飛宇,則陷入了短暫的呆滯中。
繼而是狂喜。
這個消息太令人驚訝了。
軍方居然看上了自己的算法能力,明天要接自己去談合作。
除了牛逼克拉斯,江飛宇實在找不到詞語形容此時自己的心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