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四章 “嚴父”(1 / 2)

您可以在百度裡搜索“重生我的大學時代?小書包小說網小說網(())”查找最新章節!

“小江同誌,你這邊需要多久的時間,才能夠把模型開發出來?”

除了功能是否能滿足,陸國安最關心的,無疑就是研發的進度了。

這個項目前期因為找不到軟件升級的辦法,導致拖延了一段時間。

現在既然有正確的思路了,自然要趕一下進度。

江飛宇在心裡估算了一下工作量,能複用的地方很少。

無論是飛宇科技,還是宇依科技現有的算法模塊,都是基於分布式集群架構做的開發。

算法的能力,依賴的是公司機房樓數以百計的服務器來提供的。

而導彈研究院這邊的需求,卻有些不一樣。

因為,實際作戰的時候,不可能用車輛運著整個機房的服務器機動作戰。

所以,算法模塊要在小型化硬件上運行起來。

這就意味著江飛宇無法在公司現有的軟件版本上,修修改改後套用。

雖然算法模型的原理是一樣的,但是開發語言、架構、數據庫都不一樣。

這就意味著,江飛宇還是需要重新開發一版出來。

“如果由我單獨開發的話,預估要1個月左右的時間,才能輸出兩版算法的軟件版本。”江飛宇給出了一個時間節點。

江飛宇也說了,這是他單人乾活需要的時間。

想想也知道了,導彈研究院這麼大一個科研單位,總不能讓他一個人乾活吧!

鐘彥卿這個組人,抽調幾個應該是沒問題。

最近一直沒有成果能拿出來,這個組人的壓力都非常大。

陸國安笑道:“你需要配備多少人手,可以把完工時間精簡到最短。”

“如果由我主導開發,再從鐘學長那組人抽調4個人配合我,我可以把時間壓縮到14天以內。”

江飛宇提了人力需求。

本來他隻負責開發底層的算法模型,係統的其他功能不需要他來開發,所以工作量少了很多。

當然了,有些活不是人越多越好的。

舉個簡單的例子:你要寫4篇文章。

把這個任務分配給四個人,每人寫一篇是最佳分配方案。

你要是把4篇文章分配給8個人,一人寫半篇,再拚接起來。

那最終,結果一定是牛頭不對馬嘴,還不如一人寫一篇。

所以,1+4的人員配置,是江飛宇估算的最佳用人標準。

實際上,江飛宇自己估算10天就夠了。

他打算扣除吃喝拉撒睡的時間外,全部用來做開發,以便早點結束這項工作。

畢竟,他外麵還有很多事情要處理,沒法在這裡待太久。

總要留幾天時間做測試和調整優化。

至於,後麵的周期性試驗和長期的迭代升級,這個工作就不需要江飛宇負責了。

他隻要負責輸出第一代的版本就行了。

陸國安轉頭向沈建軍問到:“建軍,你這邊還有什麼要補充的嗎?”

“技術方麵我不懂,這個你們來把關,我唯一要求就是性能要滿足需求,優先保證質量,咱們不趕那點時間。”

沈建軍提了自己的要求,反正都耽誤幾個月了,也不差這個把月的時間。

鐘彥卿和江飛宇也當麵給沈建軍做了保證,一定保證質量優先。

眼看事情也商量完了,江飛宇又問了住宿的事情。

研究院這邊會給江飛宇配備一套單人間的宿舍,帶幾件個人換洗的衣服就行了,日常生活用品都是統一配備。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