簽了10年的租賃合同,按年來支付租金。
這些地原來也是種糧食的,土地倒是不用怎麼翻整。
建好蔬菜大棚,就可以直接栽種了。
整個種植基地,分為居住區、辦公區、生產區、育種區、培苗區、種植區、漚肥區、生態調節區。
辦公區就是那棟白色建築,一樓是食堂,二樓是藺博康日常居住和辦公的地方。
兩排平房,有一排是員工的宿舍。
目前整個種植基地雇傭了6個工人,都是從附近兩個村子招募的。
另一排平房是暖房,借鑒東北暖炕的設計思路,用來育種的。
生產區是那棟鐵皮棚子,采摘回來的果蔬都在這裡清洗乾淨,並分類碼好,然後裝車運往帝都。
帝都市還有一個小型的配送中心,那裡還有幾個員工,由一個經理負責管理。
藺博康隻負責種植基地的生產。
至於客戶,這個就不用他操心了。
柳家作為帝都排得上號的大家族,人脈資源還是不錯的。
以柳方白的關係,不愁找不到客源。
田間整齊排列的蔬菜大棚,就是培苗區和種植區。
整個種植基地已經搭建了57個蔬菜大棚。
這57個蔬菜大棚所占的麵積,也就幾十畝而
已,連整個種植基地三分之一都不到。
所以,藺博康才同意進行融資。
他需要更多的資金,更多的工人來擴大生產。
以便儘快地把空閒的土地利用起來,構建他理想的生態體係。
靠近河邊的地方,有一個蠻大的魚塘,具有生態調節的功能。
以後可以養一些魚和鴨子,種植基地總會有一些不要的菜葉,可以用來喂養鴨子和魚。
而且,魚塘還可以產出塘泥,這個是漚肥用的。
挨著魚塘不遠處,就是一片專門留出來用於漚肥的空地,方便就近取材。
韋彥妮不解地問道:“博康,咱們這個種植基地,不是說種植有機蔬菜嗎?怎麼還會要用到肥料?”
藺博康耐心介紹道:“我說的漚肥,不是用工業生產的複合肥料,而是用魚塘泥、水草、秸稈、落葉、草木灰、果蔬的根莖、雞鴨豬牛的糞便等材料,通過自然發酵,形成的有機肥料......”
“呀,怎麼還用動物的糞便啊?這得多臟啊!”
韋大小姐明顯就不懂農事,才能說出這種沒有營養的話。
藺博康又從專業角度,解釋了一下使用動物糞便漚肥的原因。
因為動物糞便中,不僅富含各種豐富的營養元素,還具有發酵所需的眾多微生物。
比如:氮、磷、鉀、鈣、鎂、硫、鐵、錳、硼、鋅、鉬、銅等有機養分和微量元素。
而且,動物糞便經過複合發酵後。
實際上已經還原成跟泥土差不多的物質,並沒有想象中那麼臟。
其實,生活在農村地區的人都知道。
農村漚肥除了用動物糞便,連人的糞便也是原材料之一。
甚至,給蔬菜澆灌的時候,很多時候直接用糞水澆灌的。
因為用糞水澆灌的蔬菜,普遍長勢較好。
江飛宇開玩笑地把這個情況說出來後,韋彥妮和柳方白都是一陣倒胃口。
對於第一次聽到這個事實的人來說,真的太惡心了。
誰知道自己從小到大,吃了多少用糞水澆灌的蔬菜呢!
現場也就隻有藺博康和李婉依神色如常了。
藺博康一開始就考慮到生產出來的果蔬都是供應給有錢人,心裡上那一關過不去,所以就沒有把人的糞便作為漚肥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