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ns>
3月31日,早上8點半左右。
帝都理工大學實驗樓下人頭湧動,不少學生會的工作人員正在維持秩序。
這段時間以來,彆管校園外是什麼蕭瑟的光景,反正學校裡學生們的學習氛圍是熱火朝天。
特彆是今天!
今天可是帝都理工大學第一屆校園知識競賽初賽的第一天。
經過這幾天的報名,全校累計報名人數達到了8103人。
這個數字,遠遠超出比賽組織方的預估。
所以,學生會跟許仕林商量後,把初賽時間分為兩天進行。
即3月31日和4月1日這兩天。
學校一共開放了6個計算機室作為比賽場地。
這四個計算機室可以同時容納370-380名學生進行比賽!
因為要預留幾台機子作為故障情況的應急,所以每一場的同時比賽人數定在372人。
就以今天為例,今天總共安排了11場初賽。
每一場初賽的答題時間是50分鐘,兩場比賽之間間隔10分鐘,作為交接緩衝。
比賽時間從9點開始,一直持續到晚上8點多。
每一場比賽都是200道單項選擇題,平均15秒鐘一道題的答題速度。
基本上你審完題,留給你思考的時間就隻有幾秒鐘。
這種答題速度,對於有選擇困難症的參賽者開始,簡直就是一種折磨!
實驗樓3樓的308房間,這裡是工作人員辦公的地方。
此刻,江飛宇安排的10多名實習係統維護人員已經就位了。
他們除了要監控比賽過程中係統的運行狀況,還要為現場的參賽者提供一般故障解決。
“學生會那邊反饋,校領導希望決賽能夠放到學校體育館進行公開比賽,好方便組織學生現場觀戰……”
窗戶邊,許仕林正在給江飛宇彙報工作情況。
主要是江飛宇詢問,許仕林在解答。
這段時間,江飛宇精力都放在了公司事情上,對學校的比賽完全就沒關注過。
基本上相當於丟給許仕林和一幫實習生練手了。
江飛宇一邊聽,一邊打量著這個表弟。
這段時間許仕林明顯瘦了,不過,他的辦事能力明顯上了一個台階。
要說這段時間,許仕林確實每天累得跟死狗一樣,但是個人能力卻得到了很好的鍛煉。
他現在一個人就能同時應付學生會幾個部長,還顯得遊刃有餘。
江飛宇疑惑地問道:“比賽都是在電腦上進行,現場觀戰有意義嗎?”
總不能搬幾台電腦去到體育館,讓一群人圍觀決賽者答題吧?
電腦屏幕就那麼大,能供幾個人圍觀?
許仕林解釋道:“校領導的意思是決賽就不在電腦上進行了,而是變成現場搶答,這樣大部分學生才不會因為初賽落選就不在關注比賽了。”
學校領導的用意,江飛宇倒是理解了,點頭道:“我本身沒什麼意見,你代表公司答複他們吧,隨便他們怎麼玩,我們都配合。”
許仕林剛在自己的本子上記下,江飛宇又繼續問道:“後麵的比賽賽程是怎麼安排的?”
“今明兩天的初賽會根據得分,從高到低選出200名參賽者進入第一輪複賽,4月4號的第一輪複賽會決出32強,4月8號第二輪複賽決出10強,總決賽安排在4月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