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隱私計算和多方計算(1 / 2)

您可以在百度裡搜索“重生我的大學時代?小書包小說網小說網”查找最新章節!

江飛宇的整個方案主要分為三部分:基礎數據采集錄入平台+外部數據接入平台+智能分析模型。

首先,是基礎數據采集錄入平台。

需要將稅務部門現有的所有數據采集彙總,比如企業基本信息、個人基本信息、曆史納稅記錄、申報記錄、發票購買記錄等彙總到一個係統裡麵。

已經建有係統的,我直接做係統層麵的數據對接。

還沒建係統保存的,我給開發新的係統做專門錄入。

一個必要的前提,就是把這些跟稅務相關的信息全部實現電子化。

其次,就是外部數據接入平台+智能分析模型。

這裡必須提一個東西:稅務的本質是對社會生產勞動的各個環節進行征稅,貫穿始終的是資金的往來。

也就是說,我隻要掌控了資金往來,就掌握了破局的“鑰匙”。

舉幾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明。

例1:比如,某個明星上個年度按照1000萬的年收入進行了納稅申報。

但是,通過銀行流水彙算其總收入是5000萬。

也就是說,有4000萬被漏掉了,這就是明顯的漏洞。

例2:公民甲向開發商乙買了一棟房子,通過銀行轉賬支付了100萬的購房款。

我們通過銀行流水查到了這筆資金往來,在規定的期限內,納稅申報記錄裡麵又沒有該條納稅信息。

很明顯,就是沒有繳稅或者故意漏稅。

例3:去年5月,A企業給B企業開了一張30萬的增值稅開票記錄。

在B那邊,已經用了這張增值稅發票做了成本抵扣。

但是去年一整年,B企業都沒有給A企業的基本戶打這筆款。

那麼,這裡就有問題了。

無非就是那麼三種情況:

第一是甲虛開發票,這是違規的。

第二是乙通過其他方式付了錢,幫甲偷稅漏稅。

第三是乙確實還沒付錢,不管它是沒錢了,還是故意賴賬。

那麼,前麵兩種情況都涉及到違規。

以上的3個例子,其實就是智能分析模型的範疇。

通過這種智能分析模型,係統就可以把這這些初篩有問題的企業和個人列出來,讓人工進行複核稽查。

這種辦法就相當於係統做了一道過濾,把可疑的那部分羅列出來,避免的人工去大海撈針。

對工作量的節約,可是非常巨大的。

而這其中涉及到的外部數據,核心就是銀行的數據。

也會涉及到部分證券、基金、保險的數據,以及第三方支付的數據。

這些渠道,都會有資金的往來。

“江先生,你的思路確實非常正確,這也是以往我們人工稽核的標準核查流程,但是這其中涉及到一個巨大的難點:那就是銀行等體係不願意將數據開發給我們,他們如果將數據開放給我們,會動搖他們的公眾信用體係......”

此刻,提出質疑的是國稅局的局長孫國宏。

地稅局的局長吳奇也加入了質疑的行列,他的觀點也差不多。

他們不是沒找過銀行,但是人家不鳥他們。

而且,人家說得很直白。

如果因為給你們提供數據,導致銀行信用體係的奔潰,這個責任誰來承擔?

開放數據給公安等執法部門,那是因為人家負責的是社會安全、****的案件。

開放數據給你們稅務部門,你們的公務員能守住秘密嗎?

彆說普通公務員了,人家連你們稅務部門的領導都不信任。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