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經過海關入境,進入飛宇商城的國內配送倉。
最後,由飛宇商城完成國內這一步的配送服務。
海外購的周期肯定要比國內購相對長些,但是也比托出國的熟人帶貨方便多了。
即使以後催生了海外代購的職業,也隻能滿足小部分用戶的需求。
個人代購,肯定沒有專門的平台可靠。
從用戶需求來說,市場前景還是很大的。
同理,飛宇商城的商品也能在亞馬遜的平台上展示,並被國外的用戶直接購買。
配送機製是一樣的。
隻不過,飛宇商城能拿出手的商品很少,雙方之間必然存在“貿易逆差”。
這門生意即使飛宇商城不接,亞馬遜本地化後也會向國內傾銷海外商品。
所有權變更後的易趣,現在也這麼做的。
即使沒有這些電商平台,國內的土豪賣家還是會通過各種線下渠道購買海外商品。
你根本攔不住!人家就是覺得國外的商品高檔。
所以,江飛宇沒道理跟錢過不去,裝什麼清高。
江飛宇說道:“我個人是很傾向於飛宇商城加入亞馬遜的‘全球化’體係,隻是我心目中還有一個疑惑,需要貝先生解答。”
“江先生,請說。”老貝微笑示意。
江飛宇問道:“貝先生這次來大陸,應該是為了亞馬遜進入大陸市場做準備吧?”
老貝沒有隱瞞
,大方承認了。
反正同行稍微留意一下,都能分析出來。
“既然你們自己也要介入大陸電商市場,為何還要多此一舉選擇跟飛宇商城合作呢?”
這一點,是江飛宇必須弄明白的。
老貝看向楊成麟,示意他來解釋。
楊成麟說道:“江總,我從兩個方麵來解答您的疑惑......”
亞馬遜願意飛宇商城合作,可以概況為兩個方麵原因。
第一點,是飛宇科技手上有誘人的“籌碼”。
有一點是江飛宇事先不知道的:其實,Alexa在1999年就被亞馬遜全資收購了。
彆說國內了,全世界上點檔次的網站都在人家那裡掛了號。
人家通過詳實的數據分析了飛宇科技的業務規模後,發現了一個尷尬的事實:國內最精華的那批互聯網用戶,已經被飛宇科技牢牢鎖定。
飛宇科技飛信主平台的用戶粘性實在太強了。
通俗來講,就是用戶忠誠度高。
所有互聯網平台營銷的本質,還得看是否掌握了用戶。
哪怕現在飛宇商城的用戶量不算同行裡最大的,隻要有飛宇科技持續導流,擠到頭部不會太久。
飛宇科技手上掌握的這批精華用戶,就是合作的“籌碼”。
第二點,飛宇商城是國內唯一一家在質量保障和售後服務體係上跟亞馬遜比較搭的電商平台。
說白了,其他平台多少有點假貨,或者店大欺客的現象。
飛宇商城執行的一直是精品路線,客戶滿意度高,回頭客也多。
這種價值觀上的趨同,更容易獲得認可。
跟商品質量控製不好的平台合作,人家也擔心砸了自己的招牌。
既然大的合作方向定下來,剩下的合作細節就由下屬去落實了。
老貝婉拒了江飛宇請客吃飯的邀請,他這次來大陸的行程很緊,還要趕下午的航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