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蠢問題(1 / 2)

大年初一,帝都龍江電影院2號放映廳。

隨著“謝謝觀看”的字幕打出,放映廳內的燈光也開始亮起。

可觀看電影的觀眾,卻遲遲沒有起身。

似乎,所有人都還停留在電影營造的曆史氛圍中。

整部電影總共115分鐘,接近2個小時的觀影時間,不可謂不長。

實際上,送審時候的的膠片長度在126分。

後麵對部分鏡頭進行了刪減,壓縮成了115分鐘的上映版本。

整部電影講述了1946年遠東國際軍事法庭那場正義的審判中,以梅汝璈法官為首的中方代表,在大國利益主導的霸權勢力擠壓下奮起突圍,終於將七個甲級戰犯送上絞刑架的故事。

除了主線故事外,電影中還穿插了幾個支線的曆史背景和小人物的悲歡離合。

特彆是戰爭造成的滿目瘡痍和巨大國民傷亡,揮之不去的內戰陰雲,都血淋漓地展示在觀眾眼前。

一下子將觀眾帶回到了那個特使的曆史時期。

電影深刻揭示了一個道理:弱國無外交,也無正義。

在開庭之前,整個我方代表團都認為這是一次正義的審判。

我們善良的國人天真地認為:侵略戰爭事實清楚,完全可以說是全世界皆知的事情。

隻要法官、檢察官的金口一開,就能嚴懲侵略戰爭的戰犯,完全就是走個程序而已。

可代表團剛到國際法庭,傲慢的歐米人就給他們上了一課:東jing審判,適用的是鷹米法係。

即無論是不是戰犯,先是做“無罪推定”。

然後,需要檢察官在法庭上一條條拿出證據才能定罪。

所以,代表團事先並沒有準備足夠的人證、物證材料,一下子陷入了被動。

在他們全力搜集證據和人證的時候,主導軍事法庭審判的米國人又給他們上了一課。

按照遠東軍事法庭最初的規定,對“腳盆雞”戰犯的起訴起始日,是從1941年“珍珠gang事?變”開始的。

這也就意味著,“腳盆雞”在1941年之前對我國犯下的累累罪行,就不進行起訴和追究了。

最終,在我方代表團的據理力爭之下,法庭最終決定以1928年1月1日作為起始日。

而在開庭後,我方代表團就陷入了重重困難中。

作為被告的“腳盆雞”戰犯,不僅每一個人有本國律師辯護,米國還指派了米國律師為他們辯護。

甚至,還有他國法官代表一直在宣揚戰犯無罪論,隻主張追究國家責任。

相比之下,我方法律團隊加起來都不到20個人,檢察官更是少之又少。

審判過程中,代表團和證人團幾度陷入了經費困難中。

他們一邊忍受著國家陷入了內戰的煎熬,一邊頂著國際社會的重重壓力,逐一逐項控訴各個戰犯的累累罪行。

在電影的結尾,字幕公示了幾組值得大家銘記的數據:

整個審判庭審部分自1946年5月3日開始,到1948年11月12日結束,總共曆時兩年半。

審判過程中,一共開庭818次,出庭證人達419名之多。

書麵證人779名,受理證據在4300件以上,判決書長達1212頁。

最終,有28名罪犯被列為甲級戰犯,7名被當場處決。

包括兩名以殺人為樂的惡魔,被引渡回國槍決。

總的來說,這次審判來得太遲,也不徹底。

放映廳內,江飛宇扭頭向李婉依問道:“看完有什麼感受?”

“感觸很多,一時說不上來,隻是希望我們的國家能一直繁榮昌盛,以後能夠靠實力贏得尊重,而不是靠彆人的施舍獲得正義。”李婉依說出了一番讓江飛宇刮目相看的話。

江飛宇寬慰道:“放心,有生之年我們會看到那一天的。”

“各位觀眾,不好意思,我們下一場放映準備要開始,麻煩大家快速離開放映廳。”工作人員開始清場了。

江飛宇也不好在這裡繼續聊,拉著李婉依跟上了離場的觀眾。

走出來的過程中,江飛宇也陸續聽到了不少觀眾的評價。

雖然有著篇幅過長、畫麵偏暗等小瑕疵,但是大部分觀眾都認為是一部具有特殊意義的電影。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