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到鄒文嵐第一眼,江飛宇就知道這是一位實乾型的專家。
樸素的穿著,乾瘦的身形,還有那飽經風霜的黝黑皮膚,豈是那些常年坐辦公室的“專家”能比的?
鄒文嵐對江飛宇等三人,應該是有所求。
所以,言語之間多有奉承。
特彆是對於江飛宇,鄒文嵐更是讚不絕口。
大概率是來之前,從藺博康那裡了解過江飛宇的背景。
三分奉承,七分由衷的讚賞吧!
看鄒文嵐這殷切程度,江飛宇、柳方白、韋彥妮三人都看出他必然是有所求。
就是不知道,所求何事了。
入座後,柳方白好奇問道:“鄒教授,聽博康說您是國內農業方麵的專家,不知道您研究的細分領域是什麼?”
“我們學校在榆城有一個國家級的科研和培育基地,主要由我和另外兩位老師領著一幫研究生負責日常的運轉,我們主攻的方向是抗旱作物的選育和栽培技術,我帶來了一些介紹資料,諸位老板可以看一下......”
鄒文嵐詳細介紹了他們團隊的日常工作和目前取得的諸多成果。
人家的研究成果可不是實驗室理論階段的技術,而是實打實的專利技術。
鄒文嵐他們團隊以往發表的一些論文,還被十多家世界主流學術刊物發表了呢!
要論在旱培方麵的學術影響力,鄒文嵐在國際上也有不俗的知名度。
甭管鄒文嵐介紹的內容有多牛逼,柳方白和韋彥妮是興趣乏
乏。
鄒文嵐自己都說了,他研究的是抗旱作物方麵的技術。
就算柳方白和韋彥妮兩人願意投資農業,選土地肥沃的地區不香嗎?
誰有那個閒錢,去乾旱地區投資?
鄒文嵐繼續說道:“隻要諸位老板們願意來我們那邊投資,我們團隊現在的所有技術成果都可以免費授權使用,而且地方政府對投資還有諸多的優惠政策......”
鄒文嵐這番話,其實是看著江飛宇說的。
鄒文嵐自己也有一個基本的判斷:這三人中,江飛宇投資的可能性最大。
不僅因為江飛宇最有錢,還因為他“樂善好施”的名聲在外。
江飛宇有點不確定,問道:“鄒教授,榆城處在毛烏素沙漠的邊上吧?”
“是的,毛烏素沙漠主要分布在榆城和鄂爾多si之間,是我國四大沙地之一,你彆看榆城靠近沙漠地區,這些年來我國的治沙成果斐然,那裡早就變了模樣......”
這個情況一查就知道了,鄒文嵐沒有隱瞞。
而且,他也說不出來那種昧著良心騙人的話。
柳方白看向藺博康,有點埋怨他不知輕重了。
本以為,這位鄒教授是想忽悠三人去大西北投資農業。
想不到,居然是更加離譜的沙漠地區。
有沒有搞錯啊!
那可是寸草不生的沙漠。
前些年大行其道的水變油技術,貌似都靠譜點。
此刻,現場的氣氛稍微有些冷場。
柳方白和韋彥妮,都把這位鄒教授當
成了騙子。
江飛宇不知道在思考什麼,一時間也沒有接話。
藺博康的老臉,也有點掛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