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某寶為超過11.3萬賣家提供了靈活就業崗位,他們大部分都是無法長時間外出就業的特定人群,比如家庭主婦、殘障人士、兼職人員、家中有老人和小孩要照顧的人群等,平台幫助他們輕鬆實現居家靈活就業......”
“今年,我們某寶的交易額預計將會達到13.4億元,這個交易額對國內快遞物流行業的流通,也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與實體門店相比,線上零售門店更加具有優勢,少了房租、水電、人工等傳統的經營成本,實際上是降低了行業的準入門檻,加速經濟領域的消費流通......”
“而這些減少的成本,又反饋在了我們的商品價格上,跟以前相比,我們的廣大消費者能以更少的錢購買到同樣的商品,我認為這是普惠大眾之舉......”
零售電商分論壇這邊,老馬正在侃侃而談。
這是一個座談性質的交流會,主題為:零售電商的發展展望!
由一個主持人居中串聯,邀請了幾個嘉賓場上台訪談。
受邀嘉賓除了正在發言的老馬,還有江飛宇、當當的李老板,以及肖放吾、董必鑫兩個經濟學領域的專家。
“我相信,用不了多少年,電商行業必然會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我們阿理的全體同仁,也將朝著這個目標持續奮鬥。”
“啪啪啪......”
不出意外,老馬的
發言贏得了熱烈的掌聲。
江飛宇隻是禮貌性地鼓掌,對老馬講的內容興趣乏乏。
“江總,您對電商的未來發展有什麼看法,可以跟我們分享一下嗎?”主持人把發言權給到了江飛宇這邊。
“馬總說得很好,對整個電商行業的發展,解析得也比較有深度。不過,我對其中一點不是很讚同。”
江飛宇沒有任何婉轉的意思,上來就直接找茬。
主持人問道:“哦,不知道江總您對哪一點有不同的看法?”
“馬總說,電商平台為社會提供了大量靈活就業崗位,我的觀點卻正好相反,我認為電商不僅沒有創造就業,還使很多依附於實體經濟的就業人群丟掉了‘飯碗’。”
江飛宇話音剛落,就引起現場的一片嘩然。
老馬意外地抬頭看了江飛宇一眼,不知道這個小老弟為毛要在自己身上找茬。
江飛宇此舉,不僅是在給老馬難看,也是在損害電商企業的整體利益。
正應了那句話:真是損人不利己。
“江總,可否詳細給我們解說一下?”
聽到有話題矛盾,主持人來了興致。
“不可否認,因為具備諸多的優點,電商平台確實是在潛移默化地改變現代人的購物習慣,我跟馬總一樣看好電商行業的未來發展,這也是我們投入這一行業的原因......”
“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電商是一個極度中心化的行業,與實體行業相比,它在消滅所有的
中間環節,讓這個產業鏈隻剩下生產企業、電商平台、物流、客戶這四個角色......”
“根據我們的估算,當零售電商達到規模產值後,每增加一個電商從業者,實體行業就會有4-5個人會失業,而這些失業的人群,基本上都是實體門店的雇員,他們抗失業的風險能力非常的低......”
震耳發聵的論斷。
無論老馬把話說得多漂亮,本質上是以偏概全。
他的觀點跟江飛宇的論據一碰撞,完全就站不住腳了。
江飛宇作為過來人,更加清楚未來十幾年電商的發展曆程。
電商發展初期,因為價格確實比線下實惠,讓不少消費者得到了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