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鵝廠與飛宇科技雙方共同發布公告。
鑒於自身經營戰略上的轉型需要,鵝廠將自己的電商業務以1550萬美金的價格出售給了飛宇電子商務。
此舉,對於鵝廠的股價來說無疑是個利空的消息。
不過,因為股票高度集中在大股東手中,實際上股票的跌幅有限。
現在鵝廠股票每股在0.6港幣左右,這個價格基本上已經觸底了。
砍掉還要一直虧錢的電商業務,換回來一筆還算可以的發展資金。
這對於目前處於困境中的鵝廠來說,也算是一件好事吧!
這樣,曾李清和張-誌-冬也能將公司的主要力量都放在核心的即時通訊和遊戲業務上。
隻要年底能交出一份不錯的財務報表,公司股價漲回來是遲早的事情。
辦公室內,江飛宇正在跟陳琪宏、鐘景瑞兩人商議怎麼整合這塊的資源。
陳琪宏介紹道:“老板,我們目前已經把優購網嵌入了飛宇商城,作為其中一個大的板塊來運營,後續研發的工作重點是實現兩邊的用戶賬號同步及後台管理體係同步......”
這個不難理解,看看某寶的平台就知道了。
他們的天貓是自營的B2C,某寶是C2C平台。
實際上,是兩個係統同一個入口、同一個結算體係而已。
飛宇商城的區彆在於,它多了一個國際版塊。
平台整體由飛宇自營、優購網、國際購三個係統組成。
隻要拿到
源代碼,把優購網嵌入進來就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江飛宇對自家的研發很放心,轉而向鐘景瑞問道:“優購網的經營情況,你摸清楚了嗎?”
鐘景瑞介紹道:“經過我們的一番摸底梳理,目前優購網的注冊買家用戶在367.4萬左右,月活用戶不到30萬個,去年巔峰時期月交易額在超過2600萬,但是最近幾個月的月交易額不到500萬......”
不用鐘景瑞介紹,江飛宇也知道是怎麼回事。
優購網去年交易額的巔峰時期,正好是幾大電商平台血拚的時候,那都是靠高額補貼砸出來的。
自從去年底被有關部門叫停後,各家的交易額都有所回落。
回落多少,就看平台的用戶粘性了。
飛宇商城的交易額,大概下降了百分之30左右。
但是,利潤率反而上漲了10多個點。
因為,不用付出高額的補貼吸引客戶了。
優購網的用戶粘性明顯就不行,交易額也就巔峰時期的百分之20左右。
沒辦法,這種C2C平台就是這樣。
要麼獨霸市場,讓賣家隻能選你;要麼,就要靠各種補貼和活動來吸量。
從江飛宇獲得的情報來看,某寶的交易額也經曆了斷崖式下跌。
這不,從上個月底開始,某寶又開始偷偷摸摸搞補貼了。
具體原因,江飛宇也大概猜得到。
上輩子,某虎10億美金入股阿理,似乎就是今年達成的。
老馬為了賣個
好價格,已經顧不上官方的警告了。
當你實力不夠的時候,觸怒上頭無疑是愚蠢的代名詞。
可當你實力足夠強大的時候,犯點小錯誤,上麵也會覺得無傷大雅。
畢竟,這可是10億美金啊!
這麼多錢投入國內電商市場,還是涉及外?商資本,連官方也要考慮其中的乾係。
很明顯,老馬無疑是倚?洋自重了。
你要是封建社會,再有錢也是權貴眼中的“肥羊”。
可在這個年代,連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都由資本控製。
規則,也由資本製定。
這,就是資本的力量。
高軒資本進入飛宇科技,也不是一無是處。
至少,lei讓江飛宇明白自己可以稍微把膽子放大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