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江飛宇涉及的主要行業都是互聯網相關領域。
這個,最主要的原因是跟江飛宇的技術和從業背景有關。
可互聯網行業有一個致命的缺陷:它更接近於虛擬經濟,而不是實體經濟。
這也意味著,國家需要你,但並不是必不可缺。
這麼說吧,如果某一天上麵認為你違規經營,要求你關閉服務器停業整改一個月。
彆說整改一個月了,關閉服務器一兩天都有可能讓公司土崩瓦解。
當然了,這種情況是有點極端了,可能性很小。
更大的可能,還是上麵通過其他手段逼你這個“掌舵人”讓位。
可如果你經營的國家必保的行業,那你的重要性就大為不同了。
比如:軍工、精密儀器製造、能源、銀行......
哪怕是入門門檻相對較低的房地產行業,也憑借著整體影響力成為了官府的必保行當。
這麼多房地產公司暴雷,人家老板還不是過得一樣滋潤。
歸根結底,重要性不一樣,享受的待遇也不一樣。
這段時間,江飛宇一番盤算後,還是覺得自己得往實體經濟方麵靠一靠,不能光用互聯網領域“一條腿”走路。
實體經濟能上必保清單的,基本上都是重資產投入行業。
選什麼行業,這可得好生謀劃一下。
畢竟,不是什麼重點行業都值得投資。
比如:鋼鐵行業。
這一行未來是產能過剩行業,肯定不能進入的。
要選,就得挑市場前
景好、且具備技術前沿優勢的行業。
江飛宇苦思冥想一段時間,倒是想到了一個很好的市場方向。
明年下半年開始,中移動就會率先在全國試運行3G網絡的商用建設和運營服務。
緊接著,國家也會陸續發放3G牌照。
江飛宇還有點自知之明,他想染指的肯定不是人家運營商的“蛋糕”。
畢竟,通信行業那可是標準的國營產業。
通信運營不能碰,不代表基礎的配套產業不能搞呀!
江飛宇瞄準的點,恰恰就是通信設備的製造。
這方麵,限製就沒那麼高了。
試想一下,後世幾大運營商數以百萬計的3G基站建設和配套通信網絡設備鋪設,這個市場份額得多大呀!
這還是運營商能提供的市場份額,還沒算其他各類單位產生的小型通信組網需求呢!
江飛宇都想好了,先搞3G,後麵還有4G、5G、6G......
更彆說,這東西以後還能向海外國家出口。
如果經營好了,絕對是能吃幾十年紅利的優質產業。
而且,通信領域相關的製造企業,絕對是政府的“心尖肝”。
這麼好的領域,江飛宇必須得摻一腳進去。
江飛宇不缺資金,缺的就是門路了。
門路這方麵,江飛宇第一時間想到了師父——薑維民。
薑維民之前不僅是帝都理工大學的校長,他還是國內通信領域的技術大拿。
他在這方麵的人脈資源,可比在教育界豐富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