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1日,一個自稱中本聰(Satoshi?Nakamoto)的人在P2P?foundation網站上發布了比-特-幣白皮書《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係統》,並詳細闡述了他對這種電子貨幣的新設想。
比-特-幣,就此麵世。
這個時間點,與上一世如出一轍。
在有心人的引導下,比-特-幣的概念迅速傳播開,並在互聯網上引起了網友們的廣泛討論。
一種沒有發行方的電子貨幣,人人都可以成為貨幣的製造者,貨幣的總量永遠固定在2100萬個......
這諸多獨特的屬性,一下子就吸引了眾多好事者的熱捧。
外國人嘛,崇尚自由。
各種極端主義和無政府主義者數量眾多。
你彆說,這種偏門的東西恰恰符合這些人的胃口。
剛開始還用人引導,後麵就形成很多自發式的討論圈子和傳播途徑了。
這位比-特-幣概念的提出者——中本聰,也被廣大網友奉為某一技術學派的開山鼻祖。
辦公室內,康恩蒂瀏覽著網友們對比-特-幣的熱議,終於露出滿意的笑容。
康恩蒂朝麵前的大兒子吩咐道:“比爾克,你儘快讓下麵的人把挖礦係統的客戶端開發出來,我們需要儘快啟動下一步計劃了。”
比爾克恭敬道:“好的,父親。”
猶豫了一下,比爾克試探問道:“父親,我能問一個問題嗎
?”
“當然可以!”
從康恩蒂特意讓兒子來執行這件事就可以看出,他是在鍛煉繼承人。
“父親,既然您認為這種電子貨幣會產生巨大的價值,為什麼要把總數限定在2100萬個呢?”
這一點,是比爾克無法理解的。
任何一種貨幣,它的基本上屬性裡麵必然要滿足一點:那就是能夠作為市場流通的一般等價物。
說白了,就是可以滿足所有人用於市場交易的需求。
2100萬這個總數,連100人分一個都不夠,又怎麼可能成為一種新型的國際化貨幣呢?
康恩蒂提點道:“這種電子貨幣的數量稀少,它的保值能力才會更強;同時,這個數量也是在向那幫人釋放一個信號。”
“什麼信號?”
“一個友善的信號,我並非要顛覆他們的根基。”
這個結果,讓比爾克更加迷糊了。
見兒子實在不懂,康恩蒂反問道:“我問你,如果你現在是他們,設身處地地想一下,碰到現在的局麵,你會如何處置?”
比爾克理所當然道:“自然是動用一切手段,將隱患扼殺在搖籃中。”
康恩蒂一環接一環地問道:“對於我這個反對派的領頭人,你又會如何對付?”
比爾克猶豫了一下,給出一個答案:“人道毀滅,殺一儆百。”
康恩蒂搖搖頭,顯然不太滿意兒子的這個答案:“殺人是最笨的辦法,也破壞了遊戲規則!”
如果是普通人,殺了就殺了
。
但康恩蒂不是普通人,他已經是這個國家第二梯隊的“遊戲玩家”。
而且,還隱約是第二梯隊的領頭羊之一。
第一梯隊的“遊戲玩家”作為遊戲規則的製定者,如果不是到了非不得已的地步,他們不會主動去破壞遊戲規則。
否則,損失最大的是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