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幾天,事情的發展果然沒有超出江飛宇的預料。
一位叫做馮國清的知名經濟學家寫一篇專門抨擊飛宇集團的文章,直指飛宇集團的多宗罪。
第一宗罪,壟斷經營。
在有心人提供素材的情況下,江飛宇通過香江大富豪公司控股鵝廠這事根本算不上什麼秘密。
無形中,飛宇集團或者說江飛宇已經在事實上壟斷了國內即時通訊領域。
雖然這事拿不出直接證據,但是很多時候這種謠言最容易讓人相信。
馮國清給了很大的暗示:如果不是壟斷經營,飛宇集團這家外資企業如何能在7年多的時間內實現從零到400億美元的市值?
好吧,飛宇集團母公司是百分百外國企業這事,又被拿出來批鬥了。
第二宗罪,論飛宇集團對我國青少年的毒害,首推就是遊戲板塊。
文章詳細羅列了飛宇集團開發諸多遊戲和注冊用戶數量,直言飛宇集團遊戲業務對我國青少年毒害之深,簡直罄竹難書。
單獨把飛宇集團遊戲用戶數量列出來,好像還真像那麼一回事一樣。
隻不過,光盯著飛宇集團看而不說其他同行,無疑是在耍流氓。
第三宗罪,對競爭對手的迫害。
除了小馬哥這個典型案例,被飛宇集團整過的競爭對手也不少。
這會全部被扒了出來,作為攻擊飛宇集團的佐證。
第四宗罪,有那麼點莫須有罪名的味道了。
馮國清用了“滲透”一詞來闡述
一個事實:那就是江飛宇本人對國家經濟命脈的滲透。
文章簡單羅列了江飛宇控股、參股企業和涉及的行業數量。
不數不知道,一數嚇一跳。
不知不覺,江飛宇居然已經滲透了27個行業。
文章還提了一嘴飛宇集團參與製定的國標、省標、行標數量,這個數量可比滲透的行業更加誇張。
馮國清沒有直接說什麼江飛宇居心叵測的話,但光是這個數據擺出來,就能給人留下很大的想象空間了。
第五宗罪,論江飛宇本人的發跡史。
這不,江飛宇靠開發外掛賺“第一桶金”這事,又被翻出來了。
人家是沒啥直接證據,但你阻止不了人家這麼說。
歸結起來就一個意思:江飛宇這家夥不是什麼好人,至少沒有你們想象的那麼單純。
......
林林總總,馮國清羅列了飛宇集團和江飛宇這個老板的11宗罪。
反正,就是飛宇集團做過的貢獻隻字不提,有什麼黑料都給你翻了出來。
就算沒有黑料,也給你棱模兩可地編一個。
馮國清本身不算什麼,寫文章罵人本來就是這些知識分子的“操守”。
要是放在平常,不過是拿錢罵人的勾當。
可在這個檔口,就能看出陰謀成分了。
短短幾天時間內,這篇文章就被大量轉載和閱讀。
其中,不乏一些官媒在轉載。
網上和線下熱議這件事的人,數以千萬計。
形成的社會熱度,經久不衰。
連江飛宇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