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輛貨車上的6架無人機就不一般了,每一架都掛載了4枚3公斤級航彈。
至於第四輛貨車上的6架無人機,下麵掛載了一門輪盤供彈式輕機槍。
無論是輕機槍,還是掛載的航彈,都是江飛宇找帝都理工大學武器實驗室定製的。
再怎麼說也是自己的母校,這點關係還是有的。
既然是演習,自然
不可能用真的子彈和航彈,都是用裝填染料的空包彈。
隨著掛載了武器的無人機亮相,這十多個考察代表終於提起了興致。
軍演軍演,沒點武器怎麼叫做軍演。
江飛宇一聲令下,6架偵查型無人機首先升空。
隨後,是12架掛載了武器的無人機。
正所謂內行看門道,劉科奇最先發現了亮點。
劉科奇問道:“江先生,我看你們總共就6名工作人員操控這18架無人機,他們顧得過來嗎?”
之前,飛鷹動能送檢的樣品都是一人操作一台,劉科奇有點先入為主了。
江飛宇將眾人帶到一輛小一點貨車前麵,介紹道:“實際上,這輛指揮車才是我們的指揮中樞,外麵那幾個工作人員主要是為無人機更換燃料和武器的......”
此刻,在指揮車的屏幕上,無人機拍攝到的圖片正在不
斷回傳。
而在最大的一個屏幕上,無數偵查到的目標被係統自動標識在簡易的三維模型上。
這實際上利用的是航拍傾斜攝影技術,可以快速進行三維建模。
厲害的地方,當然不僅於此。
宇依科技為這次演習提供了不少的技術支持,飛鷹動能的無人機已經不用通過控製終端來操縱,直接通過指揮台就能編程多台無人機升空。
不僅如此,這些無人機還能按照輸入的路線、方位進行自動巡航偵查。
而係統後台利用人工智能技術自動對回傳的圖片進行分析,可以識彆圖片中的作戰人員、車輛、坦克、飛機等固定目標。
一旦識彆出來,自動在三維地圖上標識。
隨後,通過指令讓攻擊無人機和投彈無人機進行攻擊。
理論上,幾個指揮人員就能操縱幾十台無人機進行作戰。
這才是江飛宇崇尚的信息化指揮,也是這次展示出來的賣點。
為了應付這次軍方的檢驗,江飛宇可是拿出了壓箱底的技術。
聽完江飛宇的介紹,這幫軍方代表立即刮目相看。
眾人心裡估計都在嘀咕:你早點把壓箱底的東西拿出來,我們何至於看輕你們公司的產品嘛!
經過半個小時的“戰鬥”,裁判組給出了戰果評估報告。
飛鷹動能以損毀10台無人機的代價,擊斃、擊傷作戰人員超過40人。
戰果偏低,主要還是因為掛載的航彈當量過低。
在真的實戰中,這個戰果肯
定還要翻倍。
因為,前線的戰鬥人員還可以呼叫炮火和航空力量支援。
這種民用建築在麵對大口徑炮彈時,可沒那麼抗炸。
經過這次的演習,參觀的軍方代表都給予了非常高的評價。
無人機的武器係統確實弱了很多,但是自動偵查能力非常的突出。
尤其是夜間的自動巡航偵查,簡直就是料敵於先機的利器。
趁著效果好,江飛宇繼續加碼:“其實,目前我們無人機使用的通訊模塊還是民用的技術,如果軍方能夠提供軍用的視頻傳輸技術,我們無人機的作戰能力還能翻倍。”
劉科奇深以為然,爽快道:“這個問題好解決,我回去協調一下,給你們提供一批軍用的通訊模塊,你們回去升級一下這批無人機,下一次來觀摩的領導就不是我們了。”
江飛宇秒懂,對下一次的演習更加期待了。